第(2/3)頁 兩套電腦配置的價格一套是3299,一套是5699,然而,這兩套配置假如用平時的價格購買,起碼要貴上500到800塊,心黑一點的店加價1000以上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當然,如果僅僅只是降價銷售,倒也沒什么,真正讓汪老板驚嘆的是,方黎敏銳的抓住了廠商急切占據市場份額的心態,把丟掉的利潤又從廠商這里賺了回來,等于他不僅沒有任何損失,更是通過廠商的讓利,進一步打響了自己的知名度。 甚至,這個方案要是實際效果拔群,以后廠商得求著他用自己品牌的產品。 “方老弟這是把底透給我了,難道就不怕我找別人合作嗎?”汪老板苦笑。 方黎自信的道:“你不會的,因為除了我,誰也不敢保證銷量能夠達到預期,甚至,超過預期?!? 汪老板暗嘆,的確,組裝電腦市場不是價格越便宜賣的就越多,動輒幾千塊的產品,最難解決的是顧客的信任問題,你的價格比別人便宜那么多,會不會是偷工減料?正常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 不解決信任問題,銷量就無從談起,達不到銷量廠家還愿意讓利嗎?這是一個無解的困局。 只是,方黎憑什么能如此自信的可以達到預期銷量呢?汪老板沒有問,因為他知道,問了,方黎肯定也不會說。 “行,方老弟我這就跟廠家協商價格。”汪老板很快就想明白,不管怎么樣,方黎手里的貨都是從他手里拿的,方黎拿貨越多,他的好處就越大。 當著方黎的面汪老板先是給微星、華碩方面打了電話,然而他們卻并沒有任何的讓步,或許是一千套的銷量在他們看來算不上什么,又或許是為了保證其他硬件代理商的利益,總之拒絕得很干脆。 只有技嘉方面愿意做出讓步,同時還表示如果汪老板可以將他們的顯卡、主板進行捆綁銷售,每一套可以額外補貼50塊,當然,這一切都要建立在銷量達到一千套之上。 雖然技嘉的讓利力度算不上多大,不過方黎還是比較滿意的,畢竟一線品牌的號召力是“同德五虎”這些二三線品牌無法比擬的。 主板跟顯卡兩大硬件解決,剩余的談判就更容易了,類似硬盤、內存條、機箱、電源這些,其實沒有多少人會在意是不是一線品牌,只要電腦可以流暢運行就好,08年限制上網速度的主要還是網速,而不是硬件。 最終兩個小時候,方黎兩份配置后面的品牌商也就確定下來,一套配置方黎可以從各個廠商拿到300—380不等的利潤,以及8%的返點。 一些廠商還送了一些例如鼠標墊、小音箱、記事本之類的贈品,到時候也可以搞活動送出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