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經歷過三次失控后,嚴鋒顯得很淡定。 他打開文檔,查看之前做的筆記。 上個月25號,他的身體開始出現不適反應; 這個月11號,他確診癌癥,晚上失控并將有福殺死; 第二次失控是在15號,第三次失控在18號。 另外吃掉有福后的潛伏期是兩天,到第三天便出現失控反應,第四天晚上徹底失控,也就是說,堅持了四天; 吃掉公羊兔的潛伏期只有一天,第二天晚上就出現失控反應,第三天晚上徹底失控,堅持了三天。 吃下藍塘豬的潛伏期是五天,到今天,也就是第六條出現失控反應,不出意外的話,明天晚上將會徹底失控,也就是說堅持了七天。 通過這些數據基本可以確定,潛伏期的長短跟上一次進食量有直接關系。 不過讓嚴鋒有些疑惑的是,那頭藍塘豬的重量,在公羊兔的十倍以上,按道理他這次的潛伏期,也應該會更長才對,怎么才五天就出現失控反應? 會不會五天潛伏期是極限?不管吃多少分量,在第六天都會出現失控反應? 嚴鋒猜測,實際情況很可能就是這樣,也就是說,即便他每次吃的分量再多,到第七天都會失控——目前是這樣,以后可能會找到抵抗辦法。 這時太陽已經下山了。 他關掉電腦,準備通過冥想抵抗心中的進食欲望,卻發現這次的失控反應,遠比上一次要強。 “怎么回事?按道理我經過三次進化與持續鍛煉,身體素質與意志力都遠超以往,怎么現在的失控反應反而比之前還強?” 如果把失控反應的強度分成ABCD四個等級的話,第一次無疑是A級的,對當時的他來講,幾乎無法抵抗,第二次與第三次都有些許減弱,依次是C與D。 嚴鋒閉上眼睛,細細體會了一番,發現這次失控反應的強度,在第一次與第二次之間,毫無疑問是B級強度。 “有沒有可能是這樣,潛伏期越長,失控反應便越大?” 想到這個可能,嚴鋒即立刻又打開文檔,查看第二次與第三次失控后的感官強化程度。 兩次雖然相差不大,但是第二次還是比第三次稍微要強一點點。 “這樣看來,潛伏期越長,失控反應就越大,失控反應越大,進食后進化的幅度就越強? 就好比一根彈簧,壓的越狠,爆發的力度就越強?” 嚴鋒一直以來的設想是,通過身體與冥想的訓練,自己能支配失控。 比如說,原本預計明天會失控,但他可以憑借強大的身體與意志力,往后挪一兩天,這樣萬一有什么突發情況,就不會顯得很被動,暴露與引發危害的風險也無疑更小。 現在看來,如果能憑借意志將失控的日期盡量往后推,不單單只有這個優點,還有可能積蓄力量,帶來更大的進化幅度。 不過目前這些都還是理論階段,具體情況如何,還得再經過一兩次失控,得到準確的數據,才能下最后結論。 如今的嚴鋒,無論是身體、心態、還是意志,都遠不是失控前能比的。 雖然這次的失控強度達到B級,他卻一點都不害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