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宋氏大儒!-《大靖日月》
第(2/3)頁
心思收定,夏侯淳輕拍風雪,稍理衣冠后,提袍上階,在老人慈眉善目的注視下,恭恭敬敬的俯身一拜:“晚輩夏侯淳見過宋尚書,父皇命小子向尚書問安。”
這位年逾花甲的老人面容清瘦,灰白相間,被孫女攙著的雙手虛扶一下,對著夏侯淳含笑點頭道:“尤記得還是當年書成之日,陛下曾于文淵閣外大宴群臣時,見過太子一面,一晃眼,已過去十余年了啊?!?
夏侯淳咧嘴一笑,“小子幸甚,也記得當年老尚書攜卷邀功,向父皇索要封賞的意氣風發,可謂是一時無兩,而您的豪邁與盛驕,連老丞相秦老都壓下去了啊。”
老人聞言,臉上當即咧開一絲笑容,顫顫巍巍的老邁弱軀竟陡然直了幾分,聲音竟高亢了幾分,舒眉展顏,恍若當年意氣再現,他開懷大笑道:
“哈哈哈哈,那可不,而且那姓秦的傲性十足,事后竟‘連病’三日,非得陛下親自下榻秦府探望,方才不情不愿的上朝?!?
夏侯淳笑瞇瞇地道:“您也是那位老丞相掌持中樞后,唯一一位折煞了他風光的存在啊。”
老人當即開懷大笑,笑聲傳遍了街頭巷尾,引來不少人頻頻側目而視。
身后慕容煙等人有些好奇,這位元老重臣究竟有多么德高望重,才讓夏侯淳如此真心實意的刨心掏肺,要知道,一路走來,即便是那沁州刺史宋京、昭義軍大都督秦銳以及東都令方儲等人,也不過只讓夏侯淳抱拳而已。
老人上下打量了一番夏侯淳后,頷首笑道:“比小時候可壯實多了。”
夏侯淳笑著恭維道,“老尚書精神矍鑠,風采不減當年啊?!?
開個玩笑,關系也拉近了幾分,宋翮同樣笑罵一聲,“少來這些花言巧語,那點花花腸腸老夫還是曉得的,不吃這套?!?
他話雖如此,但眼神中的欣慰卻是不假掩飾,正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何況是改邪歸正,年初風聞太子夏侯淳謀逆,被蕭貴妃賜死,后竟詭異復活,卻又被靖帝再次打入鎮魔獄,一系列兔起鶻落的驚懼變故跌宕起伏,看得旁人眼花繚亂,不知所措。
尤其是在靖帝外出,蕭妃臨朝之際,那些騎墻派與投機取巧之輩都收攏手腳,不敢再向夏侯淳這個東宮太子伸出援助之手,朝堂兩黨紛爭,下方官吏唯唯諾諾,不敢發聲。
血淋淋的歷史告訴了他們諸多慘痛教訓,在看不清形勢之際,不偏不倚,靜觀其變方才是持正之道,否則一步踏錯,便族滅人亡。
而正是因為持有這種觀念的人不在少數,夏侯淳自太康北上以來,少有官員擺出車駕恭迎,一是避嫌,二也是生怕惹禍上身。
像宋京、宋翮這種清臣卻只是少數。
對了,順便說一句,前沁州刺史宋京正是宋閥主脈之人,只不過血脈稍偏罷了,論輩份,宋京也要喚眼前這位老人一聲伯父。
宋翮渾濁目光一抬,視線躍過夏侯淳,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夏侯淳后,“怎么,不給老夫介紹一下你的朋友么?”
夏侯淳笑著道好,轉身招呼天心等人過來后,給她們介紹道:“這位是我朝宋翮宋老爺子,也是主導了《燕史》編修工作的大功臣?!?
眾人聞言一顫,尤其是識蟬漫不經心的姿態立馬收起,舉凡參與過前朝國史修撰的存在,無一不是中樞廷臣中碩果僅存的大學士與文史大儒。
別的不說,單只修好史書這項功績,這輩子名聲清譽便再也不愁了,道一聲‘名垂千古’都不為過。
即便日后大靖亡國了,后來的朝代在編修前朝史記時也饒不開這些史學巨擎。
夏侯淳見此心中好笑,臉上強忍笑意,給宋老爺子指著識蟬,言道:“這位是東都昌國寺識蟬和尚,來自浮空寺。”
和尚雙手和什,一臉慈悲,宛若圣潔白蓮花,含笑言道:“見過宋老施主。”
老人雖不信佛,但也知道浮空寺這種山上宗派,幾乎是修道門派的頂級門閥,但畢竟是太宗朝大風大浪中走過來了,倒也沒被駭住,對識禪輕輕頷首致意。
何況宋翮歷來少惹煩擾,一輩子只跟書本打交道,未曾上過戰場,也不興好勝斗戰之念,也頗為贊同佛門倡導的‘慈悲為懷’理念,但礙于曾經身居高位、掌握要職,不便公開贊賞佛門。
不過他慧眼如炬,瞧了一眼便看出識蟬身上氣息與當年那個人同宗同源,當是那人寺廟無疑,輕輕頷首后,便輕聲問道:“普渡大師可還好?”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苏市|
皋兰县|
监利县|
紫金县|
泾阳县|
吉木乃县|
德钦县|
剑河县|
孝感市|
巴彦县|
沂南县|
政和县|
宁蒗|
奉节县|
九江县|
罗山县|
昭平县|
宽城|
余干县|
莫力|
磴口县|
平塘县|
大埔区|
桃园市|
江川县|
洮南市|
苍山县|
东平县|
黄龙县|
安平县|
海安县|
大余县|
东阳市|
九江市|
东安县|
海阳市|
巩义市|
长汀县|
寻乌县|
广元市|
南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