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我個人覺得,三年內超過希維爾規模,也是極有可能的,因為希維爾的基金收益率也沒有那么穩定。 我不知道在座的有么有希維爾的股東。 其實隨著希維爾基金規模的越來越大,突破2000億美金之后,收益率也顯得有些乏力了。 就拿近十年,2007-2015的收益率舉例。 2007-2009這三年那時候規模在1000億美金左右,三年的收益率是174%,看上去確實不錯,但是為什么合并統計。 無外乎鷹洲的市場在2007-2008年的前半年中,處于史詩級的金融危機,而過后的一年半,因為經濟無限刺激的原因。 才有了較好的恢復。 但是這幾年隨著規模增大之后,其實收益率已經有所下降了,最高也就不過40%,還有兩年沒賺到錢。 而且他的盈利模式十分單一,所以非常受到金融市場的影響。 最后就是操作風格方面。 就拿股災舉例,2015年的華夏A股,何嘗不是股災,但是我們幾乎不受影響。 這是因為一方面,我們手里很多持有的股份,和希維爾不同的是,有些還沒有上市。 而還有一些,也能夠跑贏大盤,就拿凌動科技舉例。 熊市幾乎對它沒有任何影響,因為他的業績太亮眼了,三季報公布之后,估值又回到了40倍左右。 我們更注重的是用這筆錢去投資最前沿的科技公司,而老巴更多的是做一種確定性投資。 所以相比之下,我們的收益率會特別夸張。 而穩健方面,我所給出的5%抵押收益,已經完成希維爾基金,因為這對于任何機構而言,這都是一種無理的要求。 不過因為我們這次發行的是信托產品,所以才有這種保障,合同也僅限兩年,兩年過后,這個產品的定義將根據市場環境,和第一資本的發展來重新簽約。 最后,也就是管理費而言。 我們采取的是多元化的收費方式,而希維爾基金則是單一的50%,相比之下,我認為我們的信托計劃,更加完美。 好,這個問題就到此,下一個?!?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