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等通譯翻譯,王大劍的鞭子早就落了下去。 匈奴人挨完鞭子,才聽明白通譯的翻譯,心里叫苦不迭,暗中罵自己蠢笨。可回頭一想,小王杜格爾也沒再現(xiàn)場,怎么能反駁這個漢朝小子的話呢? 就是這么一想,又耽擱了一個燕銘的問題。王大劍的鞭子毫不客氣的落在了他的身上。刺骨的疼痛讓這個匈奴人立刻痛定思痛,專心聽著燕銘的問題。 到后來,竟然是這個匈奴人回答了燕銘的所有問題。 問完了四個匈奴人,燕銘大概明白具體情況。對王大劍說道:“這四個家伙,不錯。等到了長安,別人賣為奴隸。他們四個留下,等我發(fā)落。” 王大劍答應(yīng)著,通譯也翻譯完了。幾個匈奴人聽了,感激涕零,倒覺得這個漢朝的小將軍雖然蠻橫不講理,但卻說話算話,有幾分草原英雄的意思。 幾個匈奴人怎么想的,燕銘自然不會在乎,他在乎的是公孫敖和衛(wèi)青來到草原的消息泄露了多少。還有一心向漢的門巴族,到底有沒有滅族的危機(jī)。 通過問詢幾個匈奴小官,燕銘知道,是門巴族的拿圖泄露了公孫敖等人的消息。而拿圖也只能接觸到剛剛被他殺了的百夫長。 百夫長為了邀功,事先并沒有告訴小王杜格爾,而是帶著他手下的一百騎兵,在拿圖的引領(lǐng)下,直接過來,試圖活捉公孫敖等人。一旦成功,這個百夫長將會向單于王表功,到時候,自己就可以得到一大片草場,成為一個新的小王。和杜格爾平起平坐。 有的時候,燕銘有些慶幸人的貪欲。若不是百夫長太貪,沒有過告訴杜格爾小王這里的情況,恐怕救出公孫敖和衛(wèi)青,保護(hù)門巴族就難了。可現(xiàn)在,只要銷毀了那些尸體和作戰(zhàn)的痕跡,一切就都易如反掌了。 “門巴老先生,你們的部族沒事兒。”燕銘讓通譯用匈奴話把剛剛得到的消息說了一遍。 門巴老族長聽了,臉上露出喜色。向著燕銘千恩萬謝的。 可他一轉(zhuǎn)身,就看到了那一道還沒有散去的狼煙,高高的插入了天空。 “哎呀,不對。尊貴的大漢小將軍,這狼煙起,杜格爾小王一定會看到,說不定他的大軍此刻就已經(jīng)向著這片草原開進(jìn)了呢!”門巴老族長說道。 “這倒是啊!”燕銘看到了那狼煙,也想起了這個問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