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燕銘白了他一眼,敢于白皇帝一眼的,估計也就只有燕銘。 “信不信本侯現在就去投靠匈奴。”燕銘也笑道。 “啥時候去?”劉徹問道。 “等解決了李少君,燕刀和馬鞍馬鐙打造出來再去。我給公孫敖做后衛(wèi)怎么樣?”燕銘說道。 “你小心點兒,別人都還好說。你可不能出岔子,否則朕會心疼的。”劉徹這回說的是認真的。他擔心燕銘,這是真正的感情流露。 “放心,命大著呢!你那邊的弩機做的怎么樣了?”燕銘問道。 劉徹點了點頭說道:“弩機做了一百架,都是皇家御用工匠在武庫之中秘密打造的。” 燕銘伸出了大拇指,對著劉徹說道:“干的漂亮,給你點個贊。” “別整沒用的,給朕說說你剛才提到的馬鐙馬鞍是什么東西?又有新發(fā)明了?”劉徹問道。 燕銘點了點頭,說道:“等我出征的時候,你來茂陵看看就知道了。這東西要在大漢騎兵之中推廣開來。我準備在弘燕堂建造一個檔案室,把這些保密的圖紙都放在一起。還有,將來所有的東西都要流水線作業(yè)。” “什么叫流水線作業(yè)?”劉徹根本不懂這個詞兒。 “就拿這匕首來說,鐵胎生產在一個地方,打造在一個地方,刀柄在一個地方,開刃在一個地方。這些地方的工人,只負責單一的工作……”燕銘還沒說完,就被劉徹打斷。 “這個辦法好,這樣就能最大限度的防止泄密。就算有人泄露,也不影響大局。”劉徹拍著大腿高興的說道。 果真是聰明不過帝王家,有些事兒根本不用說透,劉徹自己就能領悟過來。 “燕銘,朕看你比那李少君都像活神仙。咱們的年紀應該差不多,為啥你就懂這么多?”劉徹有些羨慕的問道。 燕銘暗想,老子比你多了兩千多年的經驗教訓,也比你先進兩千多年呢。嘴上卻說道:“這些都是知識,弘燕堂就教的。” “朕看你這弘燕堂遲早要擠到皇家的太學官學。”劉徹感嘆著。 “弘燕堂也是為大漢服務的。外族的學員定然不收。”燕銘斬釘截鐵的說道。 “對李少君,你怎么看?”劉徹終于說道正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