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胤禛差點昏倒,沒想到這個稱謂居然是這樣在宮廷中流行起來的,他自己就是創造的鼻祖。 太皇太后接著說道:“皇帝,胤禛這孩子聰明的緊,又知禮,以后你要多帶著他過來給我看看。” 康熙笑著答道:“孫兒理會得。胤禛平時書也讀的不錯,騎射的功夫也還過得去,朕也頗看好他。” 胤禛朝康熙一叩頭,又拱手向幾位哥哥團團一輯,道:“是皇阿瑪的教導和幾位哥哥的榜樣。” 太子這時已經基本把胤禛看成是自己的人,所以微笑著還了一輯,三阿哥也是如此,只是大阿哥心里老大不樂意,只是“嗯“了一聲,勉強從嘴角擠出一絲微笑。康熙沒有漏過這些小動作,面上雖沒有表現,可是在心里,大阿哥又失了分了。 祖孫幾人又談了一些時候,待禮部和內務府的人安排好了法駕鑾儀,便伺候著康熙和太皇太后同乘一輦,幾位阿哥騎馬隨行,一路浩浩蕩蕩返京不提。 不幾日,恭請太后視政事,裕親王福全,上書房大臣佟國維維持著,康熙率領幾位皇子,連同高士其,隆科多一行,往塞上而去。 在眾皇子之中,太子和三阿哥喜靜,一路都是乘著馬車,大阿哥隨武丹先行,胤禛騎馬根在后面,人不高,卻騎著一匹高頭大馬,煞是惹眼,得虧是在裕親王的教導之下,胤禛現在馬騎的著實不錯,隨行的侍衛兵士們看在眼里,心中也叫了一聲“四爺了得。” 還有一個人,一直觀察著胤禛,這日,他打馬從后面跟上,與胤禛兩個并轡而行,胤禛一看,此人頭戴髹漆鐵盔。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額前正中突出一塊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盤,盔盤中間豎有一根插纓槍、上豎一支灰色雕翎。后垂石青色的絲綢護領,護頸及護耳,上繡紋飾,并綴以銅泡釘,身著全副金黃色鎧甲,覆有虎頭襞膝,護領、護肩、護腋、前胸后背、前擋、袖端上都繡有串珠繡的蛟龍和彩云,端得華貴。 再細看此人,竟只有十七八歲年紀,濃眉,高顴,額上的部分深深地壓在盔下,眼睛細長,唇角才長出細細絨毛。原來竟是剛封的正黃旗都統隆科多,之前兩人也只是在出發時打過幾個照面,并沒有說過話,而且胤禛心中對此人頗有幾分忌憚。畢竟在野史中,正是此人幫助了胤禛取得了帝位,而且在正史上,也正是胤禛最后圈禁了這位所謂的“舅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