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興漢室》
第(1/3)頁
“天子感之,乃作柏梁臺,高數十丈。宮室之修,由此日麗。”————————【史記·平準書】
連忙趕來的太尉馬日磾上前說道:“陛下乃明君之相,今日決議親理政務,批閱奏疏,詔書既下,臣等無不奉命,只望陛下勵精圖治,選賢任能,那么重現武帝的盛景也為時不遠。”
士孫瑞也緊跟著說道:“《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愿國家之志始終如一,如此才不負天下黔首。”
皇帝好好品味了一番兩人的話,目光帶著一絲深意,他笑道:“兩位說的極是,但光是靠我一人還不行,還得要諸卿勠力同心,盡職輔佐,才能助我光復祖業。”
“臣等遵旨。”兩人躬身說道。
侍中和黃門侍郎向來是皇帝的親信近臣,服侍在皇帝左右,輕易不能遠離。但皇帝此時有話要說,特意將他們遠遠的支開,于是偌大一個柏梁臺西側,只剩下皇帝、士孫瑞和馬日磾這孤零零幾個人。
看到身邊就連穆順都走得遠遠的,皇帝這才開口說道:“趙溫在廷尉獄門前受阻一事想必你也知道了,如今這朝局實在紛雜,王允有大功于社稷,我狠不下心來去苛責他。久聞馬公的盛名,不知可有何教我?”
太尉馬日磾乃關西大儒,朝中關西士人的領袖人物,王允刺董,與關西士人的合作是他一力促成。誰知道王允事后封賞明顯偏心,而且剛愎自用,不聽善言,讓馬日磾大失所望。
在蔡邕一事上,馬日磾為其四處奔走,除了存著保全當年蘭臺好友以外,還有試圖借蔡邕一事,樹立自己在朝中的威名。
最近他的作為大有成效,就連潁川豪族出身的荀攸都接受了太尉府的征辟,為其出謀劃策,比如這次力勸馬日磾積極向皇帝靠攏以解救蔡邕,就是荀攸的手筆。
在得知皇帝在尚書臺詔旨奪權,又使趙溫持節移送蔡邕后,馬日磾就知道自己該向皇帝表示什么了。皇帝成全他救助好友、保全文脈的名聲,他自然要代表關西豪族認可皇帝的權力,這是雙方不需直言就明白的默契。
馬日磾斟酌道:“司徒性情剛正嫉惡,初懼董卓權勢,故肯折節屈身,緩緩圖之。董卓伏誅后,其在私下常謂天下大定,只待關東奉表稱臣而已,故而每每待人都無悅色,秉正持重,不愿權宜委婉,是以朝臣多有微詞。蔡邕入獄,朝野士民皆以為罪不至死,臣亦面見司徒陳說利弊,奈何司徒心意已決,難以轉圜。”
見皇帝面露沉思,馬日磾繼續說道:“司徒有功于社稷不假,但越是如此就越要愛惜名聲,這可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事。陛下試想,蔡邕若是無故判死,朝廷既失一大儒,司徒又損其名望,實為不智。陛下既親臨政務,決斷萬方,豈能坐看司徒陷于不義之地?還請陛下睿鑒,蔡邕一案,宜慎之又慎。”
馬日磾很巧妙的將皇帝出手干預蔡邕案,說成是皇帝不忍心見王允一錯再錯,特意匡正。話里話外都占盡了理,皇帝心理焉能不喜,他順著話頭,輕輕一嘆:“時事多艱,朝中這才安定多久?我實在不愿再起波折,可今天若是沒有你為我解惑,我恐怕還想不到蔡邕一案會牽扯出這么多事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婺源县|
德钦县|
遂平县|
葫芦岛市|
岢岚县|
武穴市|
古田县|
永兴县|
商河县|
鹰潭市|
鸡西市|
新蔡县|
疏附县|
江西省|
罗定市|
马尔康县|
淮滨县|
九龙城区|
青河县|
万山特区|
敦化市|
平果县|
佛学|
常山县|
安多县|
肇州县|
老河口市|
西乌|
余江县|
平阳县|
确山县|
衡阳市|
镇巴县|
卢湾区|
增城市|
万盛区|
黑水县|
镇雄县|
临洮县|
兰坪|
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