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培訓機構現在能不能成立,李燕歌不知道,但日后赫赫有名的新東方,卻是憑借開辦的小小的培訓機構,一步步的融資上市,最終踏上了國際舞臺。 在此之前,李燕歌只本著小農思想,辦個輔導班,賺點輔導費,然后想辦法把前面孫家的院子給買下來。 只是他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這個年代很多地方對于改革開放還存在一定爭議,加上蓉城又是內陸城市,很多上面的政策,領導層都會顧慮很多。 雖說不是把廠子占為己有,但一分錢不花只靠一個條子借過來兩月,短短幾天就賺了一千塊,某種程度上來說,李燕歌確實是存在一定意義上的利用國家資產牟利。 這個方法很多人都在做,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更多,但那些人都是有大背景的,出了事有人兜著,李燕歌家里條件雖然不錯,可相比較這些人,呵呵…… 與其如此,還不如現在就想辦法解決隱患。 能成立個公司自然是好的,但要是不行的話,就把輔導班掛靠在文工團名下,跟紅星縫紉廠那邊說好租借廠房的價錢。 之后就不能再這樣小打小鬧的了,要搞的話,就做大做強,暑假輔導班要做,日后學校開學了,每個星期六星期日也可以搞音樂輔導班。 而且不光是招收少兒學生,青少年也完全沒問題,乃至步入社會的青年,也可以來輔導班學習。 不過李燕歌也有焦躁的地方,那就是真的招來那么多退休職工當老師,就算每人每月工資只發幾十塊,來個七八個老師,這兩個月恐怕也賺不到買孫家房子的錢了。 …… …… 老爺子辦事效率就是高,吃完中飯,就騎車找上曾經在川劇社和文工團的老伙計,跟他們把這事一說,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同意。隨即爺爺就直奔文工團,找上了之前那位田主任,想通過他跟文工團的領導溝通了一下。 過了兩天,在得知團里退休的老同志們,想辦個音樂輔導班掛靠在文工團名下,那位領導也是舉雙手贊成,還贊揚爺爺提到的“退休職工再就業”這個話題,不僅讓老同志們退休后有了業余活動,還能讓老同志們發揮一下余熱,甚好甚好。 有了領導的支持,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當天,等李燕歌從輔導班回來,就聽老爺子說起了這事,他也是拿出收回來之前給學生代付的樂器錢,加上最近幾天新報名的學生,總計1186塊五角4分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