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2章 菩提子-《啞舍》


    第(1/3)頁

    一

    1932年,北平。

    魏長旭蹲在琉璃廠的中華書局里面,一邊翻著手里的書,一邊支楞著耳朵聽那些老店主們聊天。

    琉璃廠這邊大早上的一般都沒有什么生意,所以那些店主們吃過了早餐,就都拎著個鳥籠子,到中華書局門外坐著嘮嗑。有時候談談這緊張的時局,有時候聊聊這北京居然被民國政府取消了首都資格,名字也改成了北平,再時不時憤慨下那些金發(fā)紅毛的洋鬼子們。差不多日頭偏移了些許,就都會被自家的伙計們喚回去了。

    是的,琉璃廠這里是北京城最繁華的古董街,從清初順治年間,這里就是漢族官員的聚集地,到后來全國各地的會館也都建在附近,官員、趕考的舉子也常聚集于此逛書市,集市慢慢地變成街坊,連前門和城隍廟的書局古董店鋪也都轉移了過來。

    都說“亂世黃金、盛世古董”,眼看著清末亂世將起,來琉璃廠當古董換黃金的人也絡繹不絕。魏長旭一天天地這么看著,發(fā)現(xiàn)清晨來這里聊天遛鳥的店主們一天比一天少,大家臉上的表情也越來越凝重。現(xiàn)下時局艱難,眼看著小日本占了東三省,逼近關內,很多人都悄悄地收了鋪子,南下避難去了。

    今天這些老店主們的聊天,情緒也不高,胡亂聊了幾句,就都各自散了。魏長旭見聽不到什么消息,便扔下了幾個硬幣,抓著手中的報紙往琉璃廠的西南方向走去。街上的人并不多,往日熱鬧的街巷變得冷清蕭條,每個行人臉上的表情都透著一股惶恐不安。不遠處的北京城里還能聽得到零星的幾聲槍響,也不知道是士兵們的沖突,還是百姓私藏的槍械。也許這幾聲槍響又帶走了幾個人的性命,但沒有人會因此而動容,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壓低了頭,加快了腳步。

    熟練地穿過幾個街巷,魏長旭推開了啞舍的大門,剛往里面邁了一步,就有一個小孩子撞進了他的懷里,摸走了他手里的《北平日報》。

    “蘇堯,你能認識幾個字啊?還不是要我給你念?”魏長旭撇了撇嘴,沒跟對方計較。

    魏長旭今年九歲,小時候家里也是頗有資產(chǎn)。但亂世之中,越是富庶家族,就越是破落得厲害。在魏長旭六歲的時候,家破人亡,他流落街頭當了個乞兒,差點就被餓死。幸虧這家古董店的老板大發(fā)善心救了他,見他對古物還有些興趣和見識,便留他當了個學徒。

    而蘇堯小他三歲,當年魏長旭剛來啞舍時,蘇堯還是一個襁褓中的嬰孩。老板說這孩子也是亂世之中他撿的,但魏長旭私下里卻覺得這孩子八成就是老板的私生子。因為老板他也太偏心了,就算蘇堯年紀小,但各種寵愛備至簡直要閃瞎他的眼!看!這小孩兒從小戴在脖子上的白玉長命鎖,一看就價值連城喂!他都沒有這么好的東西戴!

    魏長旭一邊看著才六歲的小孩兒趴在黃花梨炕桌上識字看報紙,一邊各種腹誹。他把出去買的早餐也放在了蘇堯旁邊,這時云母屏風后便轉出了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正是這啞舍的老板。

    這人常年都穿著一身黑色的中山裝,那上面用紅線繡著一條栩栩如生的赤龍,老老實實地趴在他的右肩上,端的是無比霸氣。魏長旭無論看多少回,都覺得移不開目光。他這么多年就沒見老板穿過其他衣服,頂多秋冬時期在外面罩上一層外套而已。

    見老板浸濕了毛巾,體貼地給蘇堯擦干凈了小手之后,把餡餅放在祭紅瓷盤中,用小銀刀整整齊齊地分成了六塊,又把豆?jié){從罐子里倒出來,用青花瓷碗盛好放在蘇堯手邊。那一整套動作做得是無比熟練自如,讓魏長旭看得各種眼紅。

    好吧,他也不應該跟小他三歲的小破孩爭寵,更何況這個雪團子一樣的孩子,也是他看著長大的。魏長旭老老實實地洗過手,抓過一張餡餅,一邊吃一邊活躍氣氛似的說道:“今天那些人聊天聊到了之前皇宮里的那場大火,老板,你有印象沒?”

    老板正在紅泥小炭爐上燒了壺水,聞言微一沉吟,便緩緩道:“那是九年前的事情了吧,最開始是從神武門開始燒的,由南向北。后來不知道為什么中正殿后面的大佛殿也起了火。那火足足燒了一晚上,據(jù)說總共燒毀宮中殿閣一百多間,燒掉了許多珍奇古玩。”老板的聲音總是那么平和淡然,但說到最后一句,顯然也掩不住話語間的遺憾和憤怒,丹鳳眼都罕見地瞇了起來。

    魏長旭卻興致勃勃地接話下去道:“我就是在那一年出生的,我娘被火驚了胎,我提前出來的呢!聽說當時有人救火的時候,看到中正殿的火場之中,有或俊美或妖艷的許多人從火場中竄出,都說是那些年代久遠的古董修煉成精,化形而出呢!”

    這個說法坊間自有流傳,但蘇堯卻是頭一次聽到,立刻就把小腦袋從報紙上抬了起來,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一瞬不瞬地盯著魏長旭,希望他再多講一些。

    老板卻低垂眉眼,彎腰用火鉗撥弄著小炭爐里的木炭,不甚在意地說道:“都是那些監(jiān)守自盜的宮人們特意傳出來的謠言,你當這場火是怎么燒起來的?那些年宮中寶貝外流,來琉璃廠的客人們甚至可以預定宮里面的寶貝,連皇后鳳冠上的珍珠、壽皇殿的百斤金鐘都可以弄到手,肆無忌憚。最后鬧得大發(fā)了,宮中要查,這才索性放了一把火,推說那些遺失的古董都被火燒得干干凈凈,當真是無法查證。”

    魏長旭撇了撇嘴,其實這也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連皇上都帶頭倒賣古董,上梁不正下梁歪,其他人不還學得有模有樣嗎?

    蘇堯見沒故事聽了,便把注意力放回到手中的報紙上,不一會兒又抬起了頭,哼哼唧唧地問道:“旭哥,拍賣?拍賣是什么啊?”

    魏長旭湊過去一看,差點沒把鼻子氣歪,一拍桌子怒道:“那些癟犢子!居然想拍賣皇宮里的那些古董!好籌錢買飛機?這是哪個混賬東西想出來的?真是豈有此理!”連九歲的他都知道,這雖說是公開拍賣,但其實是想把那些國寶賣給外國人。

    真是可笑!連自己老祖宗的東西都守不住,還能期望守住國土?

    “老板!你說這可怎么辦?”魏長旭求助地看向一旁的老板,在七年前皇宮改成了故宮之后,就對公眾開放展覽,他也去看過好幾次的。那些精美貴重的國寶,在他看來一個都不能少!更何況現(xiàn)在那些國寶根本都不屬于皇室了,而是屬于整個國家的!

    老板依舊淡然地看著紅泥小炭爐上的小水壺,等到水燒開之后,穩(wěn)穩(wěn)地拿了下來,沏了一杯三紅七青的大紅袍。嗅著茶香,老板抬起頭,迎上一大一小兩個期盼的目光,不禁勾唇一笑道:“放心,這拍賣拍不成的。沒看報紙都大肆宣揚了嗎?要是敢拍賣國寶,首先學生們就不會同意。我估摸著,接下來就是游行抗議了吧。”

    魏長旭放下幾分心來,這北京城的大學生都是熱血澎湃的,動不動就會有游行活動,再加上報紙的輿論渲染,恐怕這事成不了。

    老板抿了一口澄黃的茶湯,嘆了口氣道:“只是這戰(zhàn)火遲早會燒到這里,那些東西若是不想毀在這里,大概很快就會遷到南方了吧。”

    魏長旭和蘇堯對視一眼。不同于蘇堯懵懂的目光,魏長旭卻心里明鏡似的,知道自家老板和其他人一樣,八成也是在考慮南下避難了。

    在魏長旭的心中,老板總是料事如神的。

    拍賣果然因為學生們的強烈反對和游行示威而夭折,但新的風波又掀了起來。風聞故宮的古董要南遷,一派人認為此舉勢在必行,但更多的人卻覺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古董南遷空擾民心,乃是棄國土于不顧的喪家行為。

    魏長旭看著報紙上那些文人大打嘴仗,說什么“寂寞空城在,倉皇古董遷”的話語,他只恨自己肚子里沒有多少墨水,否則真想操起筆來跟其對罵。不作為的是那些軍閥士兵!那些古董們根本沒有錯!憑什么要在這里陪著這座北京城一起消亡?

    到底是人命重要?還是那些文物古董重要?

    估計不同的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

    但魏長旭雖然小,卻也知道故宮里的那些文物古董,并不能以常理來論。

    那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傳承下來的遺產(chǎn)。

    是這個民族的文化。

    絕對不可以被人掠走或者銷毀!

    “老板,我想去當兵。”魏長旭糾結了許多天,終于握著拳堅定地說道。

    蘇堯歪著頭懵懂地看著他,小孩子的概念里,還沒有意識到當兵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老板放下手中的青花瓷蓋碗,摸著魏長旭的頭,笑了笑道:“你才九歲,人家不收你的。”

    “可是……”魏長旭也知道這是實話,恨不得自己一下子就長大。

    “別急,我知道你的心思,會讓你心愿達成的。”老板高深莫測地笑笑,奇跡地撫平了魏長旭心中的騷動和不甘。

    二

    過了沒多久,在北京城的天氣開始轉冷的時候,老板帶著他們去了一趟故宮。

    因為時局日益惡劣,也少有人來故宮參觀。本來紅墻綠瓦金碧輝煌的皇宮,在硝煙戰(zhàn)火的籠罩下,看起來無比的冷清蕭索。穿梭于神武門的,就只有絡繹不絕地運送木箱和棉花的車輛。魏長旭這時親眼所見,才知國寶南遷的事情已成定局,不禁心中喜悅。

    他不懂政治上的那些彎彎道道,也不管這南遷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但只要那些巧奪天工的國寶們可以保存下來免于戰(zhàn)火,他就心滿意足了。

    只是文物古董南遷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的事情,而是一項巨大的工程。清朝的皇帝自康熙起,就有超級強悍的收藏癖,接下去繼位的兒孫們,也紛紛效仿,甚至變本加厲。所以故宮的寶貝當真是數(shù)不勝數(shù),古董南遷也不可能全部都帶走,只能選擇最珍貴的。古董粗略就分為瓷器、玉器、銅器、字畫、印章、如意、煙壺、成扇、朝珠、牙雕、漆器、玻璃器、樂器、盔甲、儀仗等等若干種類,書籍文檔也很多,例如文淵閣存的四庫全書、藻堂存的四庫薈要、善本方志,還有各種藏經(jīng)佛經(jīng)、軍機處檔案、奏折履歷、起居注、玉牒、地圖等等各種繁雜書籍,數(shù)不勝數(shù)。

    魏長旭帶著蘇堯一邊走,一邊聽著老板如數(shù)家珍,覺得腦仁都開始疼了。等他好不容易走到目的地的時候,他就看到故宮的工作人員已經(jīng)開始把那些文物古董分門別類地裝箱了。

    至于老板為何來這里,也是因為裝箱的時候需要行內人的經(jīng)驗,琉璃廠的古董商被請來了好幾位,細致地為工作人員介紹什么材質的古董需要什么樣的箱子,中間需要除了棉絮外的其他哪些填充物,怎么合理利用每一處縫隙等等。而作為回報,這幾家被請來的古董商,都是要隨故宮的古董南下的,倒是要比自己單獨上路安全穩(wěn)妥得多,至少不用去另外自己找車票或者船票了。

    魏長旭和蘇堯是兩個小孩子,老板是不放心把他們單獨留在店里才帶來的,只要他們乖乖地坐在一邊不添亂就沒人理會。魏長旭倒也不甘心就那樣傻坐著,帶著蘇堯這個跟屁蟲也幫幫遞繩子搬搬棉花谷殼送送剪刀什么的,也懂事地不去碰那些珍貴的古董,生怕不小心弄壞了,賣了他們都賠不起。

    魏長旭嘴甜勤快,蘇堯靦腆乖巧,兩個孩子很快就贏得了大家的喜愛,而魏長旭也在幾天后得到了允許,可以去翻看那些不裝箱的古董。當然即使是那些被淘汰的古董,他也不能隨意帶走,但只是看看也沒有什么。

    這一天,他翻出來很大的一箱珠子,他抓了幾個去問老板,才知道那是一箱菩提子。

    “菩提子?是英華殿院子里的那棵菩提樹結的果子嗎?”魏長旭想起那棵郁郁蔥蔥的菩提樹,在盛夏的時候,就像一柄綠色的大傘亭亭如蓋。經(jīng)常聽古董店掌柜們聊天的他其實了解得很多,他知道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靜坐了七天七夜,修成正果頓悟成佛的故事;也知道菩提在佛家用語中,是覺悟的意思。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兴县| 新丰县| 临泉县| 萨嘎县| 新化县| 基隆市| 潢川县| 江永县| 噶尔县| 历史| 正阳县| 布尔津县| 仁布县| 蛟河市| 齐河县| 灵寿县| 通州市| 浦城县| 兴义市| 新闻| 巴彦淖尔市| 大悟县| 青州市| 隆昌县| 华坪县| 万宁市| 罗定市| 浠水县| 南漳县| 竹山县| 杭州市| 泰兴市| 千阳县| 临沂市| 崇礼县| 剑阁县| 马龙县| 鲁甸县| 洞头县| 崇文区| 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