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比鄰星系外圍0.4光年的一處宇宙空間,五艘展開光學隱形的飛船正在快速的飛行著, 因為附近引力異常的原因,這支先遣艦隊無法進入曲率飛行, 所以只能使用這樣不斷加速的飛行, 在四代離子發動機的正在已600km每秒的速度持續加速著, 因為沒有人類在里面,所以飛船開啟了最大加速, 很快,飛船的速度就達到了每秒20萬公里的速度, 在達到這個速度之后,飛船也停止了加速,開始依靠慣性航行! 不過這次的飛行方向并不是直接沖進星系,而是沿著星系的邊緣切入進去, 這樣可以避免直接沖到星系里面,進入黑洞的引力范圍! 不過雖然說是0.4光年,但是艦隊其實已經處于比鄰星系的奧爾特云范圍了, 這個0.4光年其實事艦隊喝柯伊伯帶的距離, 通過在這之間每隔1.5光年投放的量子中繼站,讓陸晨這里可以實時收到艦隊的最新情況! 雖然只有0.4光年,但是在不能進行曲率航行的情況下,依靠普通飛行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約過柯伊伯帶,進入星系內部, 所以陸晨也只能讓零隨時保持關注,有情況通知一下, 不過在這件事情處理完了之后,陸晨葉準備開始下一項的技術研究了, 此時距離二代曲率引擎的推演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了, 本來納米核心顯示只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推演完成了,而陸晨也確實在第四個月月初的時候得到了這項技術, 但是通過研究,陸晨發現這個二代曲率引擎效果還是差強人意,耗能比一代還要高, 雖然速度是一代的十倍,但是這種二代曲率引擎裝備上之后,兩個聚變反應堆都打不住, 所以為了優化這個引擎,陸晨重新將其放入了納米核心進行推演,并選擇了優化能耗和降低制造難度兩個方面, 而在納米核心里面,優化所需的能量和時間和推演差不多, 所以在一個月之后,陸晨得到了最新的二代曲率引擎, 這個時候的曲率引擎就非常符合陸晨的設想了!耗能低,制造難度大幅度下降,而且體積方面葉有所減小, 這些讓陸晨非常滿意, 不過暫時陸晨是不會制造這種曲率引擎, 要等到先遣艦隊找到新的礦場之后,建立一座新的制造基地, 那時候就在那里進行二代曲率引擎的制造, 不過研究還是可以的,只要不傳出去就行了, 當然,在研究之前,陸晨也給納米核心提交了新的推演任務, 那就是艦載聚變反應堆,而且還是大功率的聚變反應堆, 同時葉指明了研究方向,那就是體積不大,效率高,輸出能量強! 選擇完了之后,陸晨葉看到了納米核心顯示的能量需求和時間,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完成推演, 對于這個時間,陸晨也能接受,畢竟比起上千年的壽命,這點時間也就多進幾次實驗室就到了! 在之后,陸晨就正式開始了二代曲率引擎的研究以及模擬測試! 因為近期沒有什么重要的研究項目, 所以陸晨在之后的半年里面都是自己一個人在研究,而方青和其他第一批進入陸晨手下工作的人都在進行刻苦的學習, 學習的內容就是統一場理論, 雖然之前為了研究曲率引擎和其他技術,陸晨將一部分理論交給了他們,但是畢竟沒有系統的進行教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