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畫皮-《有姝》
第(1/3)頁
自己的兒子,趙侍郎如何不了解?有姝從小就死腦筋,認定什么就是八頭牛也拉不回。他既然已對九皇子情根深種,那必定是生死相隨的,若九皇子死在戰場上,他一個人獨活的可能性很小。
為了保住兒子,趙侍郎連綁人藏匿的念頭都有,卻防不住九皇子那混蛋竟明目張膽地搶人。天知道他們走后他詛咒過九皇子多少回,卻又在妻子的喝令下不得不為對方祈福。因為他活著,兒子就能活著,他們如今是兩命一體。
每當夜深人靜無法安眠的時候,他只能一遍遍地告訴自己,也同樣告訴妻子:九皇子不會死,他可是太子,便是三十萬大軍全被殲滅,總有人會想法子將他送回來。咱們兒子跟著他理當是安全的。
然而他心中卻也知道,這三十萬大軍會不會聽憑九皇子號令還是個未知數。朝中這些老臣,皇子,甚至皇后,哪個不盼著九皇子快點去死,他們完全可以暗中使絆子,叫他有去無回。就連之前堅定站在九皇子這一邊的趙家各房也都紛紛轉投六皇子,反過來對大房排擠碾壓。
趙侍郎那個恨啊,每當朝堂上有人站出來敦促皇上降旨西北,命九皇子自裁,他便氣急敗壞地揪住這人謾罵,什么粗野的話都敢亂噴,直把人噴地抬不起頭才罷休。正是源于他強大的戰斗力,太子走后的幾月仲康帝才倍感舒心,對他也更多了許多縱容。否則,若是換個人在朝會上如此失態,他立馬便讓侍衛將之叉出去,仗責五十。
悲痛中的趙侍郎接過戰報,抽抽噎噎看完,然后愣住了。幾息過后,他捏著戰報又看一遍,然后一咕嚕爬起來,舉著雙手又笑又跳,像個瘋子一般。原來這封戰報乃九皇子親筆所書,不但報了大捷喜訊,還說自己與有姝都很平安,讓父皇、趙大人、趙夫人放心。又說自己絕不會違背當初諾言,便是自己戰死疆場,亦會把有姝安全送回上京。
沒死,竟然沒死,且還用三十萬大軍全殲百萬聯軍,這是怎樣的奇跡?雖然戰報中并未詳細說明這場戰役是如何取勝,但趙侍郎卻對此深信不疑。他瘋瘋癲癲地笑了足有一刻鐘才在仲康帝的咳嗽聲里平靜下來,用帕子極為淡定地擦掉眼淚,擤去鼻涕,又扶正歪歪扭扭的官帽,仿佛之前什么都沒發生。
仲康帝哭笑不得地擺手,“把戰報傳給眾位愛卿看看吧。”
看見趙侍郎的反應,堂下諸人早已好奇地撓心撓肺。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的,莫非得了捷報?但是不可能啊!三十萬大軍如何與百萬聯軍抗衡?且這三十萬大軍并非一心,各有圖謀,又哪里會為九皇子效死?難道是援軍及時趕到救了他?也不可能啊,諸位皇子都已打過招呼,不許周圍駐軍擅動,除非傳來九皇子死訊。
種種布局下來,九皇子便是有九條命也不可能在大戰中存活!這樣想著,很多人恢復淡定,一一傳閱戰報,然后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尤其是幾位皇子,竟不小心扭曲了面孔,看著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很是詭異。
等戰報傳閱完畢,仲康帝敲擊御案,徐徐道,“此一役,太子已復我夏啟,揚我國威,亦令四國潰不成軍、聞風喪膽。眾位愛卿,如此大好消息,你們難道不覺得開懷嗎?”話落撫須而笑,表情暢快。
他從來就沒為兒子擔心過,若是沒能找到有姝,這一劫他或許越不過去,但有有姝在身邊,他無論如何也不會讓自己落敗。
“開懷,回去后定當痛痛快快喝它幾壇好酒,醉上三天三夜!”趙侍郎扭著圓胖身子上前獻媚。緊接著又有幾位鐵血派的老臣拊掌大笑,直說要與他一道痛飲。
再觀其余眾人,就有些沉默尷尬。片刻后,一名言官拱手出列,質疑道,“陛下,三十戰百萬,此一役定然慘烈,然太子殿下卻在戰報中提及我方僅死傷數萬,著實令人難以置信。為防某些人假傳捷報,貪功冒領,還請陛下遣人去西北查探。”
仲康帝笑而不語。他每隔幾日就與兒子通信一回,又怎會不知道西北的真實情況?這封捷報上呈稟的三萬傷亡的確是虛假數字,卻不是報少了,而是報多了。若把真實情況告訴這些人,他們怕是會驚掉下巴。想來再過不久,“天譴之戰”的傳說就會鬧得眾人皆知,由不得他們不信。不過還得告誡兒子務必將有姝保護好,莫讓別國知曉他就是那位仙師。
思及此,仲康帝擺手罷朝,竟對言官的質疑不加理會。趙侍郎彎腰送走皇上,然后用圓胖的身子狠狠撞了那人一下,表情十分不善。
“你究竟有沒有腦子?若捷報是假,聯軍此時必然已經攻破龍隘口,抵達玉門關,玉門關一旦失守,百萬鐵騎就可暢通無阻地突入中原,直取半個夏啟。如此嚴重的后果,誰敢胡亂隱瞞?你當真以為太子殿下是你等小人,能為一己私利而枉顧社稷國祚?”把人撞倒不算,他還當著諸位皇子的面兒指桑罵槐,鬧得大家十分難堪。
六皇子雙拳緊握,越想越覺得假傳捷報這種蠢事,姬敏之應該干不出來。但三十萬戰百萬,且還大獲全勝,這怎么可能呢?且等著吧,再過幾月此事是真是假自然會見分曉。
這一等便是兩年,幾乎每隔幾月邊關就會傳來捷報,九皇子從龍隘口向東進發,一路直取鄭、秦兩國,現已打到晉國邊疆。而地處最偏遠,實力最弱小的楚國已不戰而降,將許多金銀珠寶、絕世佳人送入上京,以換取免除戰火的協議。
遞送降書的大使帶著幾百車財物入城時惹來許多百姓駐足觀望,口中莫不傳頌著九皇子的事跡,譬如帝星重臨、一統九州、天命在身,又譬如神人相助、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總之,原本被人稱為妖星的九皇子現在則是真龍血脈,但凡違逆者必遭天譴。
他在外面征戰,夏啟百姓卻早已將他視為理所當然的下一任帝王,其他皇子想要上~位簡直是癡心妄想。
種種事跡一樁樁一件件傳入上京,繼而傳遍九州,諸位皇子再無僥幸心理。他們知道,除非姬敏之忽然暴死在外面,否則夏啟的儲君絕不會有第二個。但天下間想要他命的人實在太多,誰又能真的傷到他一根毫毛?要知道,他身邊可有仙人相助。
幾位皇子極想把仙人拉攏過來,派了探子去軍中暗訪卻得不到半點消息,便是之前安插的眼線也都轉投到九皇子麾下,對仙人的真實身份三緘其口。查不到也就罷了,更令他們措手不及的是,原本對奪嫡之爭冷眼旁觀,甚至暗施推手的父皇,竟開始清算他們的罪行。首先被推出來的是大皇子,因謀逆之罪被判終身圈禁,接下來便是二皇子、三皇子……而九皇子一母同胞的兄弟六皇子,也因謀害儲君、貪墨軍餉、結黨營私等罪名被貶為庶人,永遠逐出皇宮。
雖然自由還在,卻失了高高在上的身份和作威作福的權柄,那難堪而又絕望的滋味可想而知。六皇子因此得了癔癥,忽而大笑,忽而大哭,忽而說自己是天命帝星,將被單當做龍袍披在身上,讓路人磕頭跪拜。
明珠公主憐惜兄長,把他接到趙府照顧,末了入宮向皇后求助。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哪個不知道皇后已經失寵,便是她涕泗橫流地跪在養心殿前磕頭,皇上也沒多看她一眼,還命人將她押回鳳鸞宮,禁足半年。皇后無法,只得偷偷送了些財物去趙府,讓女兒代為照顧六皇子。
繼諸位皇子紛紛落馬之后,又有許多大臣受到牽連,站錯隊的一律被免職,更有人全家獲罪,株連九族。趙家也是其中之一,卻因大房乃□□的緣故,又因明珠公主嫁入二房,得以從輕發落。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原本依靠打壓太子追捧六皇子而獲得提拔的二老爺、三老爺、四老爺,相繼被剝奪功名,永不復用,還有五老爺因貪墨罪被全家流放。
反觀大房,趙侍郎如今已升至戶部尚書,聽說再過不久便能成為內閣大學士。而跟隨在九皇子身邊的五公子已官至三品將軍。三品武將或許不算什么,但他今年才十七八歲而已,又深得九皇子愛重,待九皇子登基為帝,不難想象大房會何等榮光。
原以為是爛泥扶不上墻的大房,現在卻成了整個趙家的頂梁柱,莫說趙老太爺,就連明珠公主也要看他們臉色過活。
兩年來,除開朝堂上的風起云涌,上京百姓之中也發生一件怪事。幾乎每隔兩天就有一人被發現死在家中,不但皮膚被剝,胸口還破開一個大洞,心臟全都不見蹤影。連續幾月之后,死者身份由平民百姓慢慢變成達官貴人,且地位越來越高,這才引起官府足夠的重視。
在仲康帝敦促之下,大理寺連續排查數月,又勒令侍衛十二時辰不間斷地巡邏,卻還抓不住兇手。
又過一年,晉國被滅,九皇子終于決定班師回朝。大軍抵達上京時受到百姓地夾道歡迎,諸位功臣亦面見圣上,分封爵位。幾位將帥皆被封為侯爵,賞金萬兩,這本無可厚非,然而一點軍功都沒掙到手的趙家五公子卻得了個超品安國公的爵位,這就叫人難以接受了。
有言官對此表示不滿,卻都被仲康帝擋了下來。又有人為各位將帥打抱不平,直言他們的血白流了,結果還比不上一名孌寵。如今誰人不知,這位五公子從未上過戰場,亦從未殺過敵軍,唯一的作用就是待在帳中侍寢。聽說他與九皇子連行軍途中都要茍且,當真不知廉恥。
若非九皇子威望日盛,又一力相護,他恐怕早已被同僚打壓下去了。
如今他因伺候好了九皇子,便越過所有功臣得到一個超品爵位,叫旁人怎么想?難道將士們不會因此而寒心嗎?朝中大臣設想得十分周全,亦是為九皇子聲譽考慮,卻萬萬沒料到自己剛張口打抱不平,就被幾名將帥呵斥回去,然后頻頻偷覷五公子和九皇子神色,仿佛十分畏懼。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宁县|
澄迈县|
柳江县|
洞口县|
金山区|
普洱|
仁化县|
扬州市|
精河县|
红原县|
抚远县|
林芝县|
会昌县|
景泰县|
滕州市|
台东县|
灵璧县|
惠水县|
阳春市|
南开区|
招远市|
胶州市|
布拖县|
米脂县|
繁峙县|
左权县|
嘉定区|
长海县|
方正县|
邵阳县|
永泰县|
图们市|
建瓯市|
涪陵区|
舞阳县|
义马市|
盐山县|
潞城市|
唐海县|
泾源县|
甘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