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關于離太祖,民間有太多的傳聞,但其中公認的一點就是貧困出身。 太祖出身貧困,碰上那個時候各方諸侯割據,戰亂連連民不聊生,許多百姓都被迫背井離鄉逃避戰亂,而更多的百姓則是被抓去服兵役或者是修建工程。 離太祖,便是被抓壯丁去修建前朝皇帝的陵墓。 一日,離太祖在夜晚入夢之時,突然遇到一位長者,那長者告知離太祖,當今皇室無德,導致百姓民不聊生,上天挑選你來推翻朝堂,拯救百姓于水火,而他是本地的山神,特來相助,送黃金千兩,以供太祖招兵買馬。 太祖醒來之時,回味這夢很真實,便是跟修建陵墓的其他人講述了這個夢,但大家都沒有太當真。 可沒有想到的是,第二日晚上,太祖又夢到了那位山神長者,那山神長者問太祖為什么不去取那黃金,太祖回答說他分不清是真是假,這才沒有行動。 山神長者則是告知太祖,此事是真,那千兩黃金便是埋在一顆雙生松樹下,除了千兩黃金之外,還有一枚兵符,此符可招來三百天兵,祝太祖成事。 再次醒來之后,太祖把這事情也是告知了其他人,眾人便是覺得好奇有趣,開始在山林中尋找,最后果然找到了一顆雙生松樹。 所謂的雙生松樹,是一顆被天雷給劈枯的松樹,原來的枯樹已經被劈倒,但就在斷裂的樹根上,新生長出來了一顆松樹。 眾人見有雙生松樹,便是開挖,最后在那樹根底下還真的是挖出了千兩黃金和一枚兵符,等這兵符交到太祖手上的時候,果然有三百騎兵從山林深處出現。 松樹孕新生,新朝換舊朝! 這一消息很快便是傳遍了修建陵墓的所有工人耳中,短短三天的時間,修建皇陵的十萬民工便是加入了造反大軍中,很快便是奪取了附近的郡城。 這些內容是出自于史官之筆,鄭和章身為郡守,是進士出身,自然也是讀過太祖傳記的。 但讀過歸讀過,只要腦子不傻便是知道,這一切不過是太祖為自己造反拉人給設計的一個局罷了,三百騎兵是太祖早就準備好的,就躲藏在山林之中,至于這千兩黃金也是提前埋進去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十萬民工相信加入進來。 這樣的手段,不是離太祖一個人使用,就拿乾朝之后的楚朝來說,楚朝開國皇帝楚太祖,當初造反的時候便是特意把一張寫著:“乾當滅,楚當興”的字條給塞入魚肚子中,而后等到周圍的人吃魚的時候,吃到這張字條,便是讓下面的人以為老天爺都支持他們造反。 可心里雖然知道這些假的,但借給鄭和章一個膽子都不敢說出來,現在殷尋那太祖出來,就是要讓其他人無法反駁,承認托夢之事是有的。 牛云山看出了郡守大人的為難了,也知道殷尋抬出了太祖,那就不能否定托夢之說的存在,不然就等于是說太祖撒謊了,郡守大人就算是有十個頭也不夠砍的。 “殷尋,你少偷換概念,太祖那是什么樣的存在,你這外甥能跟太祖相提并論?莫不是你覺得你這外甥也和太祖一樣,受上天之眷顧?” “我可沒有這意思,小易和太祖相比,那就是螢火與日月光輝之差距。” 殷尋不上當,牛云山這是給自己挖了一個坑,如果自己承認了,豈不是說小易也有造反的資格了? “這位大人,我自然是不能和太祖相提并論的,之所以城隍爺會托夢,不過是因為感受到我的虔誠,知道托夢給小子,小子肯定是會完成他夢里的囑托的。” “你既然說城隍爺給你托夢,那就拿出證據吧,當初太祖得山神托夢,那是挖出了黃金千兩,還召喚了三百神兵,不然就算是說破天去,你也逃不過懲罰。” 易云看了這位一眼,事情發展到現在都在他的預料當中,光憑一個托夢,肯定是不可能讓對方服氣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