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且他上面還有一大堆人,一大堆的長輩在,根本沒有什么煩惱。 這種情況下,嶗山人之間的關系,比青云門這種培養方式,更加的親密,嶗山傳承靠的不是嚴厲冰冷的上下等級制度,而是師父和徒弟之間,師父亦師亦父的親密感情。 平時黃術和沈長文平常的相處,就很少會擺架子,吃東西大家一起搶著吃,遇到喜歡的東西,一起看,黃術和沈長文之間是沒有任何隔閡的。 鐵應文,柳月漱,沈長文,三人又都是經過黃術無數考驗,才挑出來的人,心性方面自然是有所保障。 不會出現什么背叛門派,欺師滅祖的逆徒。 總的來說,青云門講究廣撒網,多撈魚,從里面選出精英弟子加以栽培。 而嶗山則是走精英路線,寧缺毋濫,收了弟子,就一定會認真的管,認真的對待。 沈長文更喜歡黃術和弟子相處的那種方式,田不易這一種也就是張小凡這種一根筋的人受得了,換他,他早就不干了,愛誰誰忍他田不易這臭脾氣,反正他不忍。 不過幾百年來這種制度觀念已經在青云門根深蒂固,很多人都已經習慣了逆來順受,根本不會有人說要反抗這種制度。 沈長文也不會去做這種事情,他又不是吃飽了撐的,二十年后,他就回去了,搞那么多麻煩事干什么,真當他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他就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沒那么多好心腸的! 一天很快過去。 第二天上午 田不易將所有人都召集到了守靜堂。 守靜堂是大竹峰最主要的場所,也是大竹峰的大殿。 這里紅磚鋪地,紅瓦石柱,大堂地上刻著大大的太極圖,旁邊就是弟子居住的回廊,回廊兩邊是一個個的院門,院門里就是弟子居住的住處。 守靜堂后面也是一個小院,里面則是田不易一家三口的住處。 眾人來到守靜堂,田不易和蘇茹坐在上首,田靈兒站在蘇茹旁邊,其余人分兩邊站在兩旁。 這個時候,宋大仁姍姍來遲,在他身后還帶著一個人。 一個十歲左右,看起來有些木訥,呆頭呆腦,面容平凡的小孩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