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是因利器刺穿心臟而導致的死亡嗎?” 案發現場,警察拉起了長長的警戒線,圍觀群眾站在外面,好奇的駐足觀望。 手套被奪走,柯南也沒辦法檢查尸體,只能等榊誠直起腰后開口詢問。 “嗯...” 榊誠點了點頭: “尸體死亡原因,除了從傷口、利器等因素參考以外,還可以通過尸斑的顏色來進行初步推斷。” “譬如煤氣中毒死亡的尸體,出現的是櫻紅色尸斑、溺死則是淺紅色尸斑、凍死為鮮紅色、中毒死尸斑顏色就不固定了。” “雖然這只能作為參考,不過卻能根據傷口和現場來判斷。” “這具尸體,尸斑呈紫紅色,有很大可能是一般傷害致死。” 指著尸體,榊誠語氣平靜,似乎早就見怪不怪了: “確定死亡原因后,則要推斷死亡時間。” “沒有專業的工具,我只能通過尸體僵化程度、尸斑質量來決斷。” 命案現場,等法醫到來,再拿出結果的話,往往需要耗費很多時間。 所以最初級的尸體檢測手段,大多數警員都會學習。 “嗯,你得出的結果是什么?” 柯南回頭,看了一眼正在跟警方解釋的服部。 中森銀三(基德),這時也湊了過來。 榊誠的教學時間... 可不多見。 他只會在命案現場,進行實地教學,因為他要說出結論,來理順思路: “一般情況下,尸體會在死亡后1-3小時內開始僵硬,4-6小時尸僵遍布全身,12-24小時達到巔峰,24-48小時開始緩解,完全變軟之后,尸體甚至要比體操運動員還要柔軟。” 榊誠抬頭看了眼天氣,風和日麗,雖不算炎熱,但也可以說轉暖了。 四月,正是春夏交替的季節。 “尸體和環境溫差越大,尸冷進展越快,體格一般的成人尸體在室溫環境中,平均每小時下降0.5℃,溫度在2-6℃區間內,每小時下降1℃,氣溫超過40℃,不發生尸冷。” 聲音吸引了周圍人的注意,在無數道目光的注視下... 他推了推墨鏡: “尸斑這種東西,是因為死后血液下墜尸體低下部血管中,一段時間后滲出血管外所形成的痕跡。” “最早的情況,會從死后30分鐘出現,一般在1-2小時內開始出現。” “死亡超過2-3小時,尸斑會逐漸向周圍擴大,境界有點模糊,在尸體低下部都有。” “4-5小時,用手指輕壓尸斑或翻動尸體,尸斑會短暫小時,這是因為積于皮下的血液流動導致的,很快會再次出現。” “6-10小時,手指重壓尸斑,中等褪色,翻動尸體,尸斑不再消失,尸體低下部會出現新的尸斑,切開尸斑皮膚,血液流出,即兩側性尸斑。” 四周的呼吸聲逐漸粗重,這些寫在教科書上的知識,不管是普通的巡邏警察,還是旁觀的路人群眾,都沒有機會接觸到。 榊誠... 為他們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