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以空間換取時間-《陛下因何造反》
第(1/3)頁
幾十個俘虜被放回這樣的小事,還驚動不了靖難軍統帥的袁崇煥。畢竟身為二十萬大軍的首領,袁崇煥每日需要處理的任務實在太多。
從兩日前開始,禁衛軍從內城發起了全面反擊,幾乎每座內城城門外都在戰斗。
其實禁衛軍出動的兵力并不多,每座城門外也就出兵數百人而已,總共出動的兵力只有五千。
然而因為大量的街壘和營堡,使得反賊軍也兵力很分散,一道街壘百人守衛,一座營堡五六百人。袁崇煥是把整個外城當做戰場,讓禁衛軍陷入整個外城這個泥潭,以達到拖延時間坐等各省變局的目的。而他的這種策略和守衛方式,也使得反賊兵力沒法集中,無法發揮出二十萬大軍的兵力優勢。
所以在局部戰場,禁衛軍的數量基本和守衛街壘營寨的反賊差不多,甚至禁衛軍數量還更多一些。而且禁衛軍無論裝備還是作戰意志,都遠超反賊,所以每處戰斗都能打贏。僅僅兩天的時間,從內城的三山門到金門,禁衛軍共從八個城門對外發動進攻,皆攻下反賊七八道街壘,把戰線從內城城墻向外推進了一里多。
每次取勝,都會抓住不少俘虜,皆押回內城,進行人人平等均田釋奴之思想改造,改造好以后,便會放回。
所以仗打了兩日,禁衛軍戰線推進了一里多,反賊軍隊的損失并不大。所以在很多反賊高層看來,戰局還能維持,畢竟外城還有眾多街壘營寨,還有大量的軍隊。
然而直到第三日,內城石城門外發生了一場戰斗,結果讓袁崇煥及一眾反賊高層震驚不已。
前面說過,為了防止駐扎在龍江船廠的李彥直水師順著秦淮河發動進攻,袁崇煥下令在石城門和清涼門外區域修筑了三座營壘,又在秦淮河南岸修了炮臺,試圖以營壘和炮臺擋住李彥直水師順著秦淮河進攻。
袁崇煥的這個布置也確實發揮了作用,自從營壘和炮臺布置好后,兩個月來,連續擊退了李彥直數次進攻,成功的把李彥直擋在了莫愁湖以北,拱衛了占領的外城地盤。
但是袁崇煥并不知道,李彥直之所以沒有突破防線,不是不能,而是感覺不劃算。因為整個南京內城的守軍,在不包括征募的鄉勇的情況下,只有萬余人,其中洪承疇手中四千禁衛軍,李彥直手中六千余福建禁衛水師。
兵力太少,即便能突破反賊防線,李彥直也沒把握把反賊都趕出外城,而若是傷亡太大的話,恐怕會影響到守內城,所以從始至終,李彥直都只是進行襲擾而已,并沒想過全面進攻。
而現在,隨著朱由檢帶著九萬軍隊進入內城,守城的兵力已經非常充足。而且有了張世澤八千禁衛軍的加入,精銳軍隊也達到了兩萬,是時候發起反攻了。
所以此次,李彥直不再是襲擾,而是全面進攻。
為了一舉摧毀反賊防線,李彥直甚至命令五艘海船載著三十門紅夷大炮駛入了秦淮河,直達石城門外。
秦淮河雖然寬闊,但相對于三桅海船來說實在是太窄太淺,三層甲板高大如樓的尖底海船,在河中連轉身都無法做到。當順著秦淮河抵達石城門外時,所有海船都底部觸到河底,擱淺在了秦淮河中,再也不能動彈。
然而海船深入的距離已經夠了,因為此時五艘海船距離反賊的三座營壘和炮臺皆不到三里,正在紅夷大炮的射程之內,而且紅夷大炮安裝在海船甲板上,最上層的海船甲板幾乎和內城城墻一樣高,對著反賊營壘炮臺轟擊,有著居高臨下的優勢。
“轟轟轟”三十門紅夷大炮陸續開火,把一枚枚碩大的彈丸射向反賊炮臺,和波濤動蕩的海上相比,擱淺在秦淮河中的海船幾乎一動不動,射擊的命中率提高了數倍。
十數輪轟擊后,反賊炮臺被轟的千瘡百孔,袁崇煥辛苦調集的百余門火炮被摧毀大半,炮臺上的反賊炮手死傷慘重、倉皇逃跑。
反賊炮臺位于三山門外,距離石城門還有三里距離,而且反賊軍中都是普通火炮,三里的距離超出了他們射程,屬于光挨打不能還手。
面對這種局面,三座營壘的反賊將領也都帶兵出擊,試圖摧毀那五艘禁衛軍的海船。他們派出了幾十艘江船,順著秦淮河向著五艘海船殺來,試圖放火燒毀海船。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黄县|
灵寿县|
东方市|
从化市|
新巴尔虎左旗|
澄城县|
桂阳县|
奈曼旗|
新野县|
伊金霍洛旗|
宝鸡市|
蚌埠市|
西和县|
乌拉特中旗|
安溪县|
连江县|
延津县|
通城县|
江北区|
肃宁县|
集安市|
宁都县|
连江县|
凉城县|
洛浦县|
正宁县|
马尔康县|
巴青县|
美姑县|
和平县|
堆龙德庆县|
金阳县|
辽阳市|
台南市|
洛隆县|
通辽市|
武隆县|
南康市|
页游|
贡嘎县|
阿尔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