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歡呼雀躍-《陛下因何造反》
第(2/3)頁
“可紅巾反賊就在開封城外,本侯還怎么進行宗藩改制。”張世澤嘆道。
開封城太大,人口太多,手下雖然有五千余人,但張世澤仍然感覺捉襟見肘,在加上反賊就在開封不遠,若是因為改制引起政局混亂,使得反賊坐大就麻煩了。
“城外的反賊不用理會,咱們五千軍隊足以控制住城防。現在先在開封城內進行改制,先把開封城清理一遍,使得開封城成為咱們的基本盤,然后便可以以開封為基,清剿反賊平定各府。”湯朝舉建議道。
“好吧,就這樣做。”張世澤點頭道,“我這便去見周王,先從周王那里著手。”
開封城內,周王朱恭枵地位最尊,雖然沒有權力,但影響卻很大。若是周王肯配合,則事半功倍!
而在明末藩王之中,周王朱恭枵算是少有的賢王。明末之時,面對流民軍的進攻,明朝各藩王表現都很差,一聽說“流寇”襲來,便置大明律令于不顧,載著妻小、財寶棄城而逃,他們四處搬遷,顛沛流離,疲于奔命,例如:襄陽襄王、荊州惠王、武昌楚王、長沙吉王、衡州桂王、寶慶岷王等等,一接到農民軍即將奔襲而來的戰報,頓時驚恐萬狀,顫栗不已,哪里還顧得上皇室貴胄的尊嚴與臉面,立馬收拾細軟,慌忙腳底抹油。
而即便那些沒逃的藩王,表現也很差,面對攻到城外的農民軍,面對饑寒交迫的守軍,很多藩王吝嗇異常,一毛不拔,寧愿束手就擒,也不愿拿出王府的金銀財富犒軍,最后城池被農民軍攻破,性命和財產皆被農民軍奪去。比如洛陽福王、西安秦王,還有成都的蜀王。
而在諸多藩王當中,周王朱恭枵的表現尤為難得。當李自成攻下洛陽之后,帶著數萬大軍進攻開封時,周王朱恭枵慷慨陳詞道:“城垣既陷,身且不有,而況于金乎?城茍得保,何患乎無金?”
朱恭枵拿出王府的錢糧,招募勇士守城,犒勞守城士兵。在他的鼓勵下,開封城中軍民爆發出了極大的守城熱情,接連擊退了李自成闖軍兩次進攻。
第一次攻開封,李自成率領三萬軍隊,第二次和羅汝才合兵,軍隊數量達五十萬之眾!兩次攻城,李自成用盡了所有辦法,卻仍然無法攻破開封城墻,損失很大,甚至李自成的一只眼睛都被守軍射瞎。
直到第三次,李自成的闖軍和開封守軍不約而同的挖掘黃河大堤,試圖以黃河水沖垮對方,結果開封城被洪水沖塌,開封方才陷落。
開封孤城,阻擋了李自成的闖軍兩年時間,開封陷落,中原再無重鎮在朝廷之手,意味著整個中原徹底陷落,北京也失去了屏障。李自成占據了整個中原之后,無后顧之憂之下,才有機會進攻北京。而在開封城的防守中,周王朱恭枵起到的作用非常之大!
考慮到這些,朱由檢才讓張世澤給周王留些體面,不要像對待魯王、德王那樣。
張世澤的求見,德王朱恭枵自然不敢怠慢,命大開中門,由世子朱紹烱代表自己迎張世澤入內。
“拜見周王殿下。”
“平北候快快免禮。”
寒暄之后,張世澤直接道明來意:“王爺,臣出任河南總兵,其實是奉陛下旨意來河南實施宗藩改制,第一站便是開封,還請王爺能夠支持微臣,做出表率。”
周王苦笑道:“四年前,陛下進行改制時,寡人已經交出了很多田地,王府現在所有田地只剩下十萬畝,多是歷代先帝賜給的王田。周王府上下千余口,皆要靠著這些王田養活,若是沒了這些王田,周王府將如何生存?”
張世澤搖了搖頭:“王爺每年有祿米萬石,王田也會給王爺留一些,足以維持藩王體面。恕臣直言,王爺子嗣皆有爵位,何必王爺養活?王府內何必維持千人之多?”
周王沉默了下來,他雖然比其他藩王賢明一些,但又豈愿自己的家產被生生掠奪?哪怕對方時皇帝。
“周王府在開封兩百多年,開封城內郡王數量五十多位,將軍六百多,中尉三千余。王爺您說周王府王田只剩下十多萬畝,也許吧。但是其他郡王名下的田地呢?據我所知,中原田地泰半入藩府,剩下大半歸士紳,上千萬河南百姓,擁有的田地不足一成。這些百姓還要繳納皇糧國稅,還要供養宗室的祿米。
王爺,就在杞縣,有紅巾軍造反,短短半月數量發展到數萬之多,為何會這樣?要是百姓們有活路,豈會冒著殺頭的危險鋌而走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