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31章 以勢壓人,堂堂正正-《陛下因何造反》


    第(2/3)頁

    “海貿之利甚大,你知我知天下人皆知。從隆慶年開始,朝廷事實上已經(jīng)逐步放開海禁,允許商人出海貿易。但前提是要通過市舶司,要給朝廷繳納賦稅。然而市舶司每年上交國庫的稅銀每年只有區(qū)區(qū)數(shù)萬兩,和龐大的海貿利潤相比,實在是滄海一粟。

    爾等都是大明商人,往海外所售貨物皆為大明土地所產(chǎn),繳納商稅乃天經(jīng)地義。若是天下人都不交稅,朝廷如何運轉,朝廷沒錢,如何外御跶虜、如何內撫流民?

    朝廷,是天下人的朝廷,也是你們的朝廷,是朝廷保護著天下萬民,方才有爾等自由經(jīng)商賺錢。若無朝廷,跶虜將會長驅南下,燒殺搶掠渡過長江,爾等還能安然賺錢?

    皇家海貿商行,乃是奉陛下之命籌建,自當為陛下分憂,為朝廷紓困。然而在大明時,有多少人參與海貿我們也搞不清楚。現(xiàn)在來到了倭國,誰參與海貿可謂一目了然。

    故我和鄭將軍召集爾等,就是一起商議如何給陛下分憂。”

    茅良哲大義凌然的道,眾海商則面面相覷。為皇帝分憂,怎么分憂,難道是想讓大家伙出銀子不成?

    若是數(shù)目少的話,到時可以考慮,畢竟得給皇帝一個面子,若是數(shù)目太大,那說不得就要拒絕了,這里這么多人,每個后面都有船隊,大家加起來有海船上百艘,船員過萬,是皇家海貿商行的數(shù)倍,真要來硬的,誰也不害怕!

    反正這里是倭國,便是殺了這姓茅的和姓鄭的又能怎么樣?到時大不了推到倭寇頭上,諒皇帝也沒法追究!

    “茅大人,你到底想怎么樣,劃出道來吧。”有人不耐煩道。

    “爾等在大明沒有繳納商稅,在這里便補上吧,皇家海貿商行奉陛下之命所建,有資格代替陛下征稅。稅率嘛,前段時間陛下成立稅務司,按照十一比例征收商稅,故海貿之稅就按照十一征收吧,你們在倭國所賣貨物的十分之一!”茅良哲微笑道。

    “十一,你瘋了!”有人驚叫道。

    從大明往倭國運貨貿易,哪怕是再普通的貨物,也能賣出兩三倍的利潤,一船貨物換得半船銀子這是常有的事。在場的海商,哪一個不賺十幾萬幾十萬兩銀子,若是算銷售額的話,在場的所有海商賣的銀子加起來差不多有一兩千萬兩!當然,其中相當一部分是以貨物的形式存在,畢竟都不愿船走空,回程時會攜帶大批日本物產(chǎn),比如倭刀、折扇之類,當然最大宗的貨物還是精銅和硫磺等倭國礦產(chǎn)。

    按照十一比例征稅的話,皇家海貿商行能征的商稅至少有兩百萬兩,這分明是搶銀子啊!

    “這不可能!”海商們紛紛叫道,一個個都無比的憤怒。

    冒著風浪遠洋到倭國,賺取的銀子竟然被切走一大塊,換誰能樂意?

    “沒什么不可能的。繳納商稅天經(jīng)地義!若是不肯交,就等著來自朝廷的怒火吧!”茅良哲冷冷道。

    “誰若敢不交,老子便讓他回不了大明,便是回大明了,李總兵也會派出軍隊把其抄家滅族,罪名便是通倭!”鄭芝龍拍著桌子大喝道。

    威脅,赤果果的威脅,眾海商臉色大變!

    “茅大人,鄭將軍,難道你們就不怕當年倭亂之事重演?大不了我等入海為寇,從此再不回大明,但若是無數(shù)倭寇襲擊各省的話,恐怕兩位也擔待不起吧?”有海商威脅道。

    嘉靖年間,朝廷施行海禁,逼出了一場持續(xù)多年的倭亂,數(shù)以萬計的倭寇襲擊大明沿海,最遠殺到了南京城外,逼得朝廷耗費無數(shù)銀錢,方才把倭寇之亂鎮(zhèn)壓下去。名為倭寇之亂,其實很多人都知道,制造出這場動亂的根本不是倭寇,而是以王直為代表的大明海商和東南沿海的士紳們。

    在場的近百海商,遍布浙江、福建、廣東三省,其背后關系著太多士紳的利益,若是真把他們逼急了的話,真有能力制造一場倭亂來。

    茅良哲笑了起來:“那感情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