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23章 同化之策-《陛下因何造反》


    第(2/3)頁

    從古至今,中原王朝對草原大都是處于防御狀態,封狼居胥、勒石燕然這樣的戰績只是偶然,大部分時間都是防御,萬里長城便是最好的證據。

    從古到今,中原王朝都想徹底解決草原問題,但也大都沒有太好辦法。強如漢唐,選擇主動出擊,把草原民族打的四分五裂,打的西遷。但是草原上的牧民猶如牧草一般,趕走一批很快又生出一批,生命力比野草還要茂盛。

    走了匈奴來了鮮卑,鮮卑融入華夏后突厥又強盛起來,突厥被打的一分為二,被迫西遷,而蒙古人又強盛了起來,一統草原,幾乎打下了整個歐亞大陸。而大明雖然趕走了蒙古人,但從立國開始,蒙古人的威脅就始終存在。

    朱由檢也想徹底解決蒙古人,以前的朝代沒辦法,以前的皇帝沒有辦法徹底解決草原游牧民族的威脅,但朱由檢卻是知道如何解決的,因為他魂游過后世。

    他知道后來的滿清通過聯姻拉攏等各種辦法,確實壓制了蒙古人,使得蒙古草原成為滿清帝國的一部分。他也知道,隨著火槍火炮等熱武器越來越強大,草原牧民快馬弓箭將會被熱武器壓制,很快會成為載歌載舞的民族。

    只不過一開始,朱由檢沒有想過這么快就解決蒙古人,而是要等到國力強盛以后,等到大明內部理順以后,再設法解決外患。畢竟有了封貢貿易,蒙古人已經不是威脅。

    可是這個冬天,隨著宣大、榆林有關蒙古人的情報不斷傳到北京,隨著建奴西侵察哈爾,讓朱由檢看到了解決蒙古人的良機。

    特別是黃臺吉不戰而退,率領八旗兵逃離河套以后,朱由檢第一次察覺,原來自己一手組建的禁衛軍已經這么強大了,僅憑在宣大和榆林的偏師,便已經嚇退了建奴。

    既然如此,何不趁機解決蒙古人?

    所以在接到孫傳庭建奴退兵的八百里加急戰報以后,朱由檢便給孫傳庭傳旨,命其趁機解決蒙古人。

    所以才有了孫傳庭邀請林丹汗見面趁機把其拿下,才有了張世澤繞道黑山奇襲歸化城。

    林丹汗被抓,漠南蒙古,察哈爾諸部,便沒有了統一的首領,察哈爾各個部落,林丹汗諸子之間,必然會爭權奪利。陰山,河套,整個漠南草原,生活著數十上百萬的蒙古人,有察哈爾部,有原先被吞并的喀喇沁部、鄂爾多斯部,還有兀良哈諸部,這些眾多的部落,林丹汗是唯一的首領,是名義上全蒙古的大汗。沒了林丹汗,整個漠南再也沒有人能號令諸部。

    所以林丹汗被抓,便意味著蒙古諸部徹底分裂。大明便可以直接派人對諸部落進行分化拉攏。歸化城的陷落,更使得林丹汗的軍隊失去了退路,不得不屈服于明軍。

    而建奴的“倒行逆施”,殺掉部落頭人、分牛羊給普通牧民的舉動,更使得各部臺吉們不得不投靠大明,否則一旦明軍退去,他們便會被建奴吞并。

    所以一切的一切,都給徹底平定漠南贏得了條件。

    接下來的時間,各臺吉都派人隨著使者前往明軍大營,拜見宣大總督孫傳庭,表示對大明的順從。

    孫傳庭也代表朝廷對他們進行安撫,許諾其對部落的權力。甚至,孫傳庭還允許他們去拜見被軟禁的林丹汗。

    為了不被懷疑,為了表示對大明的忠心,絕大部分臺吉們都拒絕再見林丹汗,便是林丹汗的幾個兒子也是一樣。林丹汗,曾經的蒙古大汗,被他的手下就這樣拋棄了。

    孫傳庭告訴他們,林丹汗會被安置在北京,以后不會再回大漠。朝廷會把林丹汗直屬的一部分部眾分給其幾個兒子,把其他部眾分給其他部落。

    以后蒙古不會再有大汗,只有諸王。

    然后孫傳庭開始主持商議漠南以及河套草場分配工作,眾臺吉報出自己部落人口數量,以及原來游牧駐牧地,進行分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