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世子不是小白臉-《陛下因何造反》
第(2/3)頁
張世澤雖然是外人,卻是代表著朝廷,這些榆林兵更沒有為了自己貪婪將軍和朝廷作對的道理。
張世澤擺擺手,禁衛軍士兵一擁而上,把這些榆林將領統統拿下。
“此人試圖煽動士兵作亂,罪大惡極,不用審了,直接砍了!”張世澤指著游振松道。
兩個士兵拖著游振松到垛口,把他腦袋摁出垛口外,一刀劈砍下去,鮮血飆射,斗大人頭在空中翻滾落在城下。
一個參將,說砍就砍了,城上城下一片靜寂,再無人敢有絲毫異動。
一幫將領被押下城墻,關入軍營中,張世澤接管了整個榆林衛。張世澤自己占據了榆林總兵衙門,分派手下守住糧庫武器庫等要害。
然后張世澤發布軍令,補齊拖欠的榆林衛士兵軍餉,立刻使得所有榆林軍戶歡聲一片,原本還為馬貴等人被抓憤憤不平者也消失不見了。
榆林倉庫的錢糧自然不夠補足所有榆林兵的餉銀,張世澤便下令,抄了馬貴等榆林將領的家,搬出這些將領貪污的錢糧用以發餉。
這些將領霸占軍田,吃空餉和兵血,每一個都吃的腦滿腸肥,各個都家貲萬貫。光是從總兵馬貴家中抄出的銀子便有十萬兩之巨。十萬兩銀子,放在江南算不得什么,可是放在邊疆苦寒之地,卻是一筆巨額的財富!還不知道用了什么樣的手段,才能積累如此龐大的財富!
不過現在都成了馬貴貪污的罪證,光憑貪污這么多銀子,便是砍十次頭都不虧。
至于其他將領家中,也各自抄出數千兩到數萬兩銀子不等,這些銀子也遠遠超出他們應得的薪餉,也多是盤剝克扣士兵所得。
再就是清出的軍田,整個榆林衛二十多萬畝軍田,一大半都被這些將領瓜分殆盡,這些將領家中糧倉都堆積如山,他們家里的糧食要比榆林城糧庫中的還要多。據查,馬貴等將領會把這些糧食賣給來邊地的晉商,換取銀錢和各種奢侈物品用以滿足他們窮奢極欲。
而于此相對的是,普通軍戶皆食不果腹,每年冬天都有很多老弱軍戶凍死餓死,其情之慘便是張世澤也不忍直視。
大量的錢糧從這些將領家中搬出,發放給了普通軍戶,所有軍戶都對張世澤感激萬分,口呼青天大老爺。
正當張世澤要趁機宣布清軍田之時,突然有探子來報,數萬流民賊殺了過來,距離榆林衛已經不足五十里。
此刻張世澤身邊有七千延綏禁衛兵,榆林還有一萬多守軍,只不過榆林兵失去了將領,處在沒有組織狀態。而據哨探稟告,進攻榆林的黑山賊兵有三萬之多,實在是敵眾我寡。
有人向張世澤建議,先放出馬貴等榆林將領,讓他們領兵戴罪立功幫助抵擋黑山賊,卻被張世澤斥退。
也有人建議,此戰應該以守邊墻為主,榆林衛所屬邊墻雖然殘破,但有七千延綏精兵,再加上萬余榆林兵協助,守住邊墻應該沒有問題,然后再向大同的三邊總督孫傳庭求援,等到大同兵到來之時,再和黑山賊決一死戰。
這個建議無疑是非常穩妥,按照這個建議,守住榆林毫無問題,但仍然被張世澤否決了。
張世澤下令,留下榆林兵守邊墻,自己親率七千延綏軍出邊墻迎戰。
既然受命整頓榆林衛,就要堂堂正正的和黑山賊打上一仗,迅速的擊敗之,如此才能提三軍之士氣,漲禁衛軍之威望,接下來才好開展清田改編工作。
至于這三萬黑山賊,和建奴都打過大戰的張世澤并不放在眼里。
七千延綏兵就在邊門外背靠邊墻列陣,最前面是五千火銃兵,分為三部,占據了通往邊門的河谷要道和兩側山崗,兩千騎兵則在陣后壓陣,隨時等待出擊的命令。
半個時辰后,遠處塵土四起,正向邊門快速接近。
“報,大帥,賊騎數千,正向我軍疾馳而來,距離我軍不足五里。”哨騎飛馬來報。
這是想靠著騎兵嚇唬嗎?張世澤冷笑了起來。他已經知道了馬貴等榆林軍兵敗的經過,正是被數千賊騎突襲,被嚇得落荒而逃。
但是,想靠騎兵突陣對付延綏軍,實在是癡心妄想!當初去北京勤王的時候,在薊州,一萬多延綏軍便經歷過真正的蒙古騎兵突襲,靠著緊密的配合,硬是用刺刀殲滅了數千蒙古輕騎,而黑山賊,恐怕連蒙古人都不如!
延綏軍并沒有變陣,也沒有布置戰車拒敵,仍然排著火銃陣列的隊形。三千火銃兵分成四排,牢牢擋住通往邊門的一里多寬谷道。
另外兩千火銃手已經繞到了兩側山崗上,同樣布好了銃陣。
一里外,三萬黑山流民軍停了下來。王嘉胤率領高迎祥、張獻忠等人飛馳上一處高崗,觀察著明軍陣型。
“這明軍真是膽大啊,兵敗之際不守城,卻敢主動迎戰。”張獻忠大咧咧道。
“不可大意,明軍既然敢出城列陣,必然有所依仗。闖將你去看看,那旗號是哪一個明軍哪一個將領?”王嘉胤吩咐道。
李鴻基用手搭在眉前仔細觀望了片刻,道:“看旗號應該是延綏軍,帶兵的是英國公世子張世澤。”
“英國公世子?”王嘉胤微微皺眉,“此人打仗本領如何?”
李鴻基微微一笑:“一個養尊處優的公子,從小和皇帝一起長大,不到二十年齡便當上了一鎮總兵,能有多大本事?”
“我看也是,明明有邊墻可守,卻非要出城和咱們作戰,我看是不知道天高地厚。”高迎祥大笑道。
“抓了這個鳥世子,說不定能換幾萬兩贖銀。”張獻忠叫囂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