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遼東半島-《江山戰圖》
第(1/3)頁
遼東半島在隋朝時代幾乎被大片森林所覆蓋,唯一的控制點就是南端的卑奢城,也就是今天大連一帶,卑奢城是一座山城,依山而建,也是高句麗控制遼東半島的軍事中心。
在漫長的南北朝時期,中原勢力已漸漸退出遼東半島,遼東半島繼而被高句麗占領,漢朝在遼東半島上設置的三座縣城已經在漫長的歲月中消失了,目前只有高句麗的軍事重鎮卑奢城。
在隋軍三次對高句麗的戰役中,卑奢城一直控制在隋軍水師手中,但隨著來護兒入獄,來護兒所控制的隋軍水師也被迫解散,隋軍隨即退出了遼東半島,卑奢城再次落入高句麗手中。
目前卑奢城一帶有駐軍一千五百人,為了控制海灣碼頭,卑奢城守將在海邊修建了一座軍營,駐軍千人,并有大小戰船百余艘。
自從北??さ臐O業逐漸恢復后,卑奢城附近海域也出現了不少青州漁船的身影,這些漁船不僅在海中捕魚,同時也會偷偷運送一些日用品和卑奢城的高句麗守軍交換野味皮毛,雙方各得其所。
當隋朝水軍解散后,數千艘戰船在北平郡船場內被拆毀,這就意味著隋軍至少在十年內無法再從水路攻打高句麗,按理,卑奢城的防御作用已經沒有了。
但事實上,隨著隋朝國力衰弱,高句麗的野心開始逐步膨脹,卑奢城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高句麗野心擴張的起點,尤其遼東半島探入渤海內部,向北可殺入遼東,向西可進攻幽州,向南可侵占青州,卑奢城也就成為高句麗重點打造的海路戰略要地。
傍晚時分,幾艘青州漁船偷偷駛入高句麗軍營所在的海灣,做了某種交換后,又迅速駛離了海灣,船頭上。一名年輕的漁民注視著沿海山崖一座哨塔。
這座哨塔是隋軍在三年前修建,用大石砌成,非常堅固結實,它正好位于一座延伸入大海的山崖上。山崖下不斷有巨浪拍打著礁石,激起滔天白浪,哨塔面對南方和東方,視野開闊,一旦有不明船只靠近。它就會立刻舉火發出警報,通知卑奢城進入防御狀態,可以說,這座哨塔就是卑奢城位于海邊的眼睛。
“校尉,可以下水了嗎?”另一名年輕的漁民問道。
這幾艘漁船的真實身份是隋軍哨船改扮,他們目標正是山崖上的這座哨塔,他們以物質交換為借口進入了海灣,但想直接上岸卻并不是那么容易。
年輕漁民叫做康大衛,出身北??O民,在青州水軍中擔任校尉。他是這次隋軍拔掉卑奢城哨塔的首領。
康大衛十分冷靜,他全神貫注地注視著前方一塊礁石,礁石高三丈,長二十余丈,外形就像一條浮在水面上的鯨魚,當漁船從礁石旁駛過,礁石正好擋住了頭頂山崖上哨塔的視線。
康大衛立刻喝令道:“下水!”
從船艙內鉆出十幾名年輕漁民,在康大衛的率領下無聲無息地滑入水中,漁船隨即駛出礁石,繼續向海面駛去。緊接著第二艘和第三艘漁船也如法炮制,十幾名漁民在船只駛過礁石時潛入水中,三艘漁船逐漸遠去,留下了近三十名由精銳隋軍士兵改扮的漁民。他們躲在礁石背后,等待著即將降臨的夜幕。
最后一抹晚霞在大海盡頭消失了,夜幕悄然降臨,二十八名隋軍士兵游過礁石,沿著山崖下方繞到山崖北面。
山崖北面有一處可以向上攀爬的巖壁,由于水中布滿礁石。船只無法靠近,二十八名隋軍士兵在夜幕的掩護下,利用繩索軟梯爬上了礁巖,迅速向山頂哨塔逼近。
山頂哨塔占地約兩畝,除了一座高達三丈的青石哨塔外,還有三座同樣由大石砌成的營房,共有五十名守軍,哨塔距離遠處的高句麗軍營約有三里,遇到緊急軍情時,哨塔會點火示警。
康大衛觀察了片刻,他對一名火長一擺手,低聲道:“帶幾名弟兄去截斷敵軍退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集县|
枞阳县|
康定县|
兰溪市|
益阳市|
吉水县|
策勒县|
庄河市|
安宁市|
勐海县|
菏泽市|
婺源县|
布尔津县|
鹤峰县|
扎兰屯市|
兴文县|
玉田县|
磐石市|
雷州市|
怀化市|
澄迈县|
洛川县|
上饶县|
抚州市|
章丘市|
贵溪市|
和林格尔县|
南充市|
濮阳市|
姜堰市|
霸州市|
章丘市|
乐陵市|
疏附县|
剑川县|
睢宁县|
泸州市|
平谷区|
汶上县|
宜君县|
资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