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江淮之狼-《江山戰圖》
第(1/3)頁
張鉉被封為江淮六郡招討使,具體說就是江都郡、歷陽郡、鐘離郡、廬江郡、淮南郡和汝陰郡,其中江都城因為政治地位堪比南都,所以江都城不在張鉉的管轄范圍,由江都留守陳棱管轄。
江都郡除了江都城以外的其他地方,比如海陵縣、江陽縣、高郵縣等等都被江淮招討使控制,但有趣的是,招討使軍衙偏偏就設在不歸他管轄的江都城內。
五天后,兩萬大軍和一百多艘大船從盱眙縣進入了淮河,通濟渠在這里借道淮河近兩百里,再從淮河東面的山陽縣進入邗溝,而這次杜伏威攔截官糧,截斷通濟渠,就是發生在這兩百里淮河水道內。
頗有一點巧合的是,號稱江淮狼的杜伏威和他副將輔公佑正是齊郡人,杜伏威在齊郡也曾有一支小亂匪,被王薄不容,不得不逃到江淮,短短幾年時間便在江淮一帶迅速壯大。
杜伏威手下有四名大將,分別是前將軍輔公佑,后將軍西門君儀,左將軍苗海潮以及右將軍王雄誕,號稱四大金剛。
杜伏威擁有六萬江淮軍,大小戰船近千艘,活躍在長江和淮河之間,這次在淮河搶掠官糧并截斷通濟渠之人,正是左將軍苗海潮。
左將軍苗海潮是杜伏威的水軍大將,擁有水軍一萬五千人,大小戰船近千艘,活躍在淮河及其支流上,主要老巢卻在鐘離郡化明縣,這座緊靠淮河的縣城同時也是苗海潮的家鄉。
苗海潮年約三十余歲,是江淮一帶出了名的水上悍匪,身高力猛,武藝高強,使一根六十斤重的狼牙棒,在杜伏威沒有南下江淮之前他就是江淮之王。
前年他被杜伏威擊敗,索性率領全軍投靠了杜伏威,成為杜伏威的左膀右臂。
此時苗海潮已經得到了張鉉率兩萬隋軍南下的消息,他不由躍躍欲試。就在前不久,他率軍跟隨杜伏威在鹽城縣一帶全殲了隋將公孫上哲的五千軍隊,公孫上哲最終只率十幾人逃脫。
這一戰的成功使苗海潮心中有了幾分驕慢之心。
化明縣城頭上,手執狼牙棒的苗海潮正眺望著遠方淮河波光粼粼的水面。水面上停泊著數百艘戰船,根據他得到的情報,目前隋軍已經到了夏丘縣一帶,最遲明天下午兩萬隋軍就要進入淮河了。
自己要不要殺隋軍一個下馬威?苗海潮心中有些糾結,一方面他渴望出戰。最好能奪取江都,另一方面,他對這支隋軍不太了解,只知道張鉉是天下第三猛將,武藝絕倫,自己遠遠不是其對手。
就在他思緒起伏之時,身后忽然有士兵大喊:“主公來了!”
苗海潮一回頭,只見從西面來了一支船隊,為首大船約兩千石,虎頭龍尾。正是主公杜伏威乘坐的虎龍船,他連忙對左右令道:“速跟我去碼頭迎接主公!”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定县|
徐水县|
郯城县|
固原市|
台南县|
蒲江县|
双辽市|
潼关县|
孟连|
宜春市|
呈贡县|
磴口县|
封开县|
斗六市|
大丰市|
资阳市|
永宁县|
琼结县|
图片|
海城市|
和龙市|
济阳县|
巴塘县|
饶平县|
仁化县|
吉林市|
香港|
新田县|
保山市|
临城县|
晴隆县|
若尔盖县|
寿光市|
绍兴县|
泊头市|
汉阴县|
南华县|
天台县|
车险|
宜都市|
竹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