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三國之兵臨天下》


    第(3/3)頁

    徐庶點點頭,“賢弟的方案是不錯,只是可惜騎兵已經(jīng)用到別處了?!?

    諸葛亮也笑了起來,“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應該是去汝南或者潁川了,不過這步棋走得并不高明,或許正是曹操所盼。”

    “這話怎么說”

    諸葛亮淡淡一笑,“此時曹操率大軍遠征烏桓,中原空虛,荊州騎兵北上,雖然不至于攻下許昌,但必然會引發(fā)中原震動。

    一些不滿曹操之人會趁機奔走聯(lián)絡,尤其朝廷中有不少反曹大臣,如果他們有異動,肯定會被曹操部署的暗探察覺。

    等曹操率軍返回,正好一一鏟除,為他南下荊州掃除后顧之憂,你說曹操會不感謝你們的騎兵北上嗎”

    徐庶默然無語,他不得不承認諸葛亮的見識更高一層,自己確實沒有想到這一點。

    這時,黃月英也嘆息道:“這幾年變化很大,以前的舊友大多各奔前途,我也常勸孔明出山致仕,造福天下蒼生,以實現(xiàn)心中抱負,不要終老山林,可他就是不聽,元直,你也勸勸他吧”

    “我正是為此事而來”

    徐庶連忙取出一封劉璟的親筆信,放在桌上,推到諸葛亮面前,笑道:“不知孔明是否愿意出仕,出任江夏軍師一職,璟公對賢弟慕名已久,愿以賢弟為軍師,共謀匡扶漢室大業(yè)”

    諸葛亮仰頭呵呵一笑,“元直之才勝孔明十倍,璟公為何不用元直為軍師,非要惦記我這個山野村夫”

    “賢弟讓我臉紅了,我有自知之明,我的才華遠比不上賢弟,我常對璟公說,孔明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若遇明主,就如興周八年之姜尚,興漢四年之張房,璟公對孔明賢弟也悠然神往,今天若不是忙于軍務,他一定會親自前來拜訪。”

    諸葛亮還是搖了搖頭笑道:“元直高看我了,我生性疏懶,不愿忙于政務,恐怕讓元直失望了?!?

    旁邊黃月英見丈夫婉拒了徐庶的好意,心中有些過意不去,也勸諸葛亮道:“璟公應該很不錯,否則元直和山民也不會對他忠心耿耿,縱觀荊州,興旺者唯有江夏,妾身也聽說江夏人民安居樂業(yè),不拾遺,夜不閉戶,這正是明主治國之象,夫君也贊揚江夏治理有方,既然璟公誠心邀請,夫君為何不去試一試呢”

    諸葛亮笑而不語,不管徐庶和妻怎么勸說,諸葛亮都堅持不肯答應,徐庶無奈,只得告辭離去。

    諸葛亮送客回到書房,黃月英已經(jīng)收拾好了茶具,有些埋怨丈夫道:“我真不明白你怎么想的,你不是說只要璟公誠心來邀請,你可以考慮去江夏嗎現(xiàn)在人家請你做軍師,位在元直之上,你卻又不答應了?!?

    “誠意”諸葛亮冷笑一聲,“我可看不出他哪里有誠意”

    “唉”

    黃月英了解丈夫了,骨里固執(zhí)又驕傲,她嘆息一聲道:“無非就是人家不肯親自上門罷了,元直不是說了嗎他軍務繁忙,否則一定會來拜訪?!?

    諸葛亮笑而不言,他摟著女兒,提筆也畫了一只貓,臉卻有點長,又添上長須,就像他自己,諸葛果咯咯直笑,搶過筆在旁邊寫了諸葛貓個字。

    黃月英沒有注意到這父女倆的小動作,她還在想剛才之事,她雖然替劉璟辯解,但心中著實也有些奇怪,劉璟明明就駐兵隆中,他為何不親自上門要知道,這不是請書佐之類的小吏,而是請軍師。

    她不解地問道:“明明璟公就在隆中,他為何不親自來拜訪夫君非要先派山民來,又派元直,其實我覺得他既然一心想用夫君,親自來一趟,不更顯得有誠意嗎”

    諸葛亮笑了笑,“這就是璟公的聰明之處,他要考慮元直的感受,畢竟元直跟隨他多年,按理應該是元直為軍師,他卻來請我,如果他表現(xiàn)得熱情,會傷元直的心,所以他讓元直來,如果元直愿意接受,過些日他自然就會親自來?!?

    黃月英默默點頭,其實她覺得劉璟很不錯,幾次番來請自己夫君出仕,已經(jīng)做到仁至義盡,她也希望夫君能夠幫助劉璟,而且是陶湛的丈夫,于公于私都是好事。

    “如果璟公親自來請夫君,夫君會答應嗎”

    “說實話,我也不知?!?

    諸葛亮嘆了口氣,“此事一言難盡,劉璟確實不錯,年輕務實,胸有大志,是一個明主,但我觀察數(shù)年,覺得劉皇叔也不錯,寬厚仁德,又有天下名望,值得追隨,他們都是胸有遠大抱負之人,不瞞娘,我心中委實拿不定主意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