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352章 女媧補天的前因后果 女媧補天的故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由于其故事之繁亂,事情發生之古,也沒有人知道當時傳說的真相。 按照蘇橙前世現代小說中的說法,女媧補天,乃是與巫族、妖族有關。 但實際上,蘇橙在這個世界搜遍古籍,都沒有發現這種說法,很顯然,這個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巫妖大戰。 同時,從這個世界的古籍來看,女媧也并非是什么妖族,而是人族始祖。 但雖說如此,這個世界的女媧補天記載,卻同樣雜亂。 根據《淮南子》記載:遠古時代,四根天柱傾倒,九州大地裂毀,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濫不止。女媧不忍人類受災,于是煉出五色石補好天空,折神鱉之足撐四極,平洪水殺猛獸,人類始得以安居。 這是最正統的說法,也是人們所能接受的說法。但是,天柱為何傾倒,卻各有各的說法。 《論衡·談天篇》、《史記·補三皇本紀》記為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交戰,共工用頭去撞世界支柱不周山,導致天塌地陷,這是眾人認可比較多的。 《雕玉集·壯力》記為是共工與神農氏之戰;《路史·太吳紀》則記為是共工與女媧之戰。 但是,比起這些,蘇橙卻看到一個他認為很可能的一個說法。 那便是同樣出自《淮南子》的兩則。 一則為《淮南子·天文訓》,記為是共工與顓頊之戰。此說法傳自《列子·湯問》,乃是戰國時期所作,在這個世界戰國靠近太古,具有一定的真實性。 另一則為《淮南子·原道》記為共工與高辛氏之戰。 蘇橙覺得,這兩則,最有可能是真正的事實。 至于為什么,很簡單。一則,女媧補天這則神話,最早就是由《淮南子》借鑒太古典籍所規整的,而史記晚于淮南子,更不要說是更早的《列子》了。且《史記》對于神話篇的描寫亦無出處,大多傳自民間。 而史記之后,大多采納以史記為正統,乃是因為史記自身的地位。但若是論神話,還是當以淮南子為真實。 二則,無論是《天文訓》還是《原道》,這段大戰的時間線都是一致的。高辛氏便是三皇五帝之中的帝嚳,而顓頊亦然。兩者皆為三皇五帝之中的“五帝”,兩者象征的,乃是當世的“人皇”。無論是誰與共工一戰,皆可以說得過去。 三則,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蘇橙結合古籍記載,大禹遺跡中所獲的信息,以及這個世界的傳說,所推算出的一個太古隱秘。 那便是,太古人神之戰! 顓頊與帝嚳乃是五帝,是人皇,兩人皆象征著“人族”。而共工則是水神,掌控洪水,象征著仙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