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上官云吞走到趙巖的面前,拱手道:“嚴兆兄,沒想到真能在貢院見到你,這次科舉考試,我一定不會輸給你的。” 趙巖微微一笑,朝其回禮道:“那就各憑本事咯!” 其話語間充滿自信,顯然是要給上官云吞施加一些壓力。 “希望我們都能走上大慶殿,參加陛下親自主持的殿試!”上官云吞的臉上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說完后朝著趙巖微微點頭,然后朝著自己的位置走去。 作為殿試主考官的趙巖,望著他的背影,笑著說道:“這個家伙啊,是個做官的好材料,希望能順利進入大慶殿吧,他若見到我,表情一定很精彩!” …… 二月二十八日下午,隨著一道長長的鑼聲敲響,這一屆的科舉考試基本落下帷幕,無數考生如釋重負地從考場里走了出來。 今晚,注定是長鄲城勾欄瓦舍里生意最好的一天,注定是無數考生狂歡的不眠之夜。 趙巖做完策論試題后,手臂寫得生疼,則是回宮休息去了。 其實,他也挺想放縱一把,像這些考生般,在勾欄瓦子里痛痛快快過上一夜,但他的身份地位卻不允許。 這就是當皇帝的無奈,總要在滿朝文武和百姓面前開啟高冷的賢者模式。 三月十五日,將會有十八人有資格參加殿試,至于這些人是誰,就要依靠集賢院的官員們來篩選了。 …… 三日后,集賢院內,一片忙碌。 試卷的批改工作除了上官云吞和蔡悠主持外,還加了一人,那就是集賢院院長劉朝同。 劉朝同的任務,主要是挑選殿試人員名單。 由于目前的考生試卷皆為謄錄在試卷上,沒有任何名姓,故而沒有人知曉趙巖的試卷究竟在哪里。 上官不悅和蔡悠都已經想好了,待到試卷批改完畢,他們清楚了趙巖的排名以及每科的成績后,直接將其抹除即可,如此以來便不會影響科舉的任何進度,也能向趙巖交差。 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劉朝同在查閱試卷的時候,看到了趙巖撰寫的詩賦。 其中一首需以反映“民間疾苦”為主題,撰寫一首詩賦。 依照趙巖的水平,寫詩不容易,但抄詩還是比較容易的。 于是,他便整了一個大雜燴,其中兩句乃是抄的唐代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