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嘴炮大獎賽-《勝訴才是正義》
第(1/3)頁
378
主持人,非常意外的落到了梅根頭上。
原本她不是不想爭取,愛德華也拍胸脯“要多少錢,要找誰,我全力支持……”
誰都知道,能擔綱這種級別的節目,是多大的榮耀。
現實很骨感,這種政治類節目通常都是老白男們的戰場。
梅根在行內混得久了,對這些門道一清二楚,所以她也就是象征性的交了封申請。
然后就把這事情拋到腦后。
結果,電視臺高層卻發現個問題。
雙方總共六個人,都是男性……
考慮到愛德華和羅伯特·凱澤都是極具攻擊性的打法,而俄國人也很可能采取對攻的策略。
場面太火爆也容易出事,于是梅根幸運的成為了主持者。
有她在場面至少不會太過于陽♂剛。
至于他們的對手,愛德華也早就通過各種渠道摸清了底細。
金利卡·波羅維克,是俄國人的最強辯手。
他的職業顯示是記者、劇作家。
波羅維克聰明機智,相貌英俊,富有魅力。
同時,在預熱采訪中他不厭其煩地再三強調自己是個猶太人。
顯然這是有備而來。
美國隊這邊,當然也有很多編外人員,他們費盡心機的提供各種各樣的情報。
比如所羅門,比如大衛·希爾。
這是國戰,雙方都全力以赴。
從消息來看,波羅維克顯然不是他表面上自稱的那樣簡單,大家都懷疑這家伙實際上是個kgb。
這點從他表面風度翩翩,實際上對其他隊友幾乎冷酷無情的表現就可以看出。
雖說他是蘇聯隊里最年輕的一個,表面上看起來身份最低,但可以清楚地看出是他在左右一切,他說話的分量極重。
當然這些照片乃至錄像都是在俄國人不知曉的情況下拍攝的,他們雖然戒備周密,但既然來到了紐約,又怎么可能做到完全嚴密的防范呢?
實際上是可以做到,但俄國人也不傻。
如果真那樣,豈不是不打自招的承認,他們背后有kgb。
所以他們只能盡可能的掩飾,但紐約啊,美國人的心臟,合眾國的主場!
愛德華相信,俄國人雖然住在大使館里,但只要他們一踏出大使館的門檻,前后左右上下至少會有兩位數的特工盯著他們……
而對方在意大利的錄像,美國人也反復觀看。
從錄像中可以清楚的發現波羅維克的打法,他反復強調新聞界的作用,利用西方媒體報道的內容來證明西方rq出現了巨大的問題。
對此愛德華準備充分。
……
比賽正式開始
波羅維克首先發言。
他開始喋喋不休地談論美國報紙是怎么連篇累續地刊載失業、犯罪及種族歧視問題。
坦白說,這些都是確實存在的,而且很嚴重。
但此時此刻顯然不能跟著他的節奏走,對此他早有預案。
等波羅維克做完陳述后。
愛德華迫不及待的站起來,興奮的問道:
“波羅維克先生,你提到你所有的證據都來自于‘閱讀美國報紙和雜志’。那么請問,一個普通蘇聯公民可以到報攤上自由地買一份當日登有批評蘇聯文章的《紐約時報》嗎?”
波羅維克一愣:“我們的報攤上出售各種各樣的報紙,只是沒有《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買這類報紙太貴了,并且我說了,上面充斥這美國rq的現狀,坦白說蘇聯人民對此沒有興趣。”
愛德華:“所以,你是承認,蘇聯人民是看不到《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的?”
波羅維克:“我覺得這不是問題。同樣我在紐約也買不到,gcd報紙。”
愛德華:“我想說,在紐約可能確實無法看到所有的gcd的報紙,或者只有《真理報》等少數。但這并非合眾國的壓制所致,其實是因為紐約人對此不敢興趣,在合眾國別的地方,你可以非常輕而易舉的買到兩位數的此類報刊雜志。”
波羅維克“不會是阿拉斯加吧……北極熊也許會對這些感興趣。”
很高明的幽默,西方習慣用熊或者北極熊來稱呼俄國人,而對方似乎也甘之如飴。
熊和鷹成了雙方的象征。
愛德華“實際上我在紐黑文的時候,每天都經過大學廣場,那兒的報攤可是有著全美最齊全的gcd報紙,各國gcd只要愿意,都可以來美國發行他們報紙。”
波羅維克眼里閃過一絲慌亂,但他依然沉著,搖頭否定。
于是愛德華當場打開自己的公文包,一份一份的拿出這些報紙,并且大聲念出名字來。
隨后他還假裝不小心的抖落出一本英文版的斯d林文集,然后嘲笑的問道:“這玩意我們這兒雖然不多,但倒是也能買到,而莫斯科……”
梅根見波羅維克臉色發青,明白在這個問題上窮追猛打下去并沒有好處,于是趕緊宣布本回合結束。
下一會回合由愛德華提問:“在這里我想談談對赫爾辛基監督小組的逮捕事件。這就好象,面對《紐約時報》刊登出所越戰報告后,總統尼克松下令把美國民權聯盟的全部理事、《紐約時報》的全體董事會成員都逮捕一樣。”
波羅維克,“我抗議,這樣的類比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兩者性質完全不同!”
愛德華“怎么不一樣?《紐約時報》刊登了國防部的對越南戰爭的評估,這是媒體在履行對政府監督的權利,同樣這也是義務。而赫爾辛基守望者定期對外發布各種信息,也是在監督政府是否履行國際協議!”
他冷笑道:“貴國的憲法中可沒明確對頂,公民監督政府是違法行為吧?當然如果這么寫出來的話,我們會尊重他國內政的!”
愛德華“同時如果對庫達耶夫審判是公平的,特別是,鑒于對他指控的罪行中有美國人參與其事,為什么不允許美國觀察員旁聽審判?”
波羅維克被打蒙了。
不是他能力不足,而是愛德華這次選擇的角度實在是刁鉆。
國防部訴《紐約時報》是重大事件。
11967年,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聘請了36位專家學者,組成一個委員會,研究美國是如何卷入越南戰爭的。該委員會花費了一年半時間完成了47冊的越戰秘密報告,報告被國防部列為“最高機密”。
1971年3月下旬,《紐約時報》從其中一名專家手中,得到越戰秘密報告中的45冊報告。時值美國正深陷越南戰爭泥沼,蘇茲貝格決定刊登越戰秘密報告。
1971年6月13日,《紐約時報》用6個整版推出越戰秘密報告,并計劃在其后的9天里用相同版面繼續刊登,使時任總統理查德·尼克松的政府陷入窘境。
尼克松政府以國家安全為名,要求《紐約時報》停止發布,但《紐約時報》引用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拒絕妥協并與美國政府對簿公堂,美國最高法院最后判決尼克松政府敗訴。
這件事情背后,當然有兩黨博弈的因素,但九個大法官直接把尼克松政府懟得沒脾氣也實屬牛叉。
愛德華的狡猾之處在于,一開始就占據了絕對的道德制高點。
國防部/美國政府訴《紐約時報》這個判例作為論據甩出來,等于是非常隱晦的說明了兩點問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辛县|
梅州市|
蓝田县|
双牌县|
永吉县|
雅江县|
滨州市|
万全县|
皋兰县|
泉州市|
城步|
濮阳县|
洛川县|
张家港市|
鄂托克旗|
盐津县|
泉州市|
武义县|
樟树市|
庆云县|
黄平县|
舟曲县|
行唐县|
贵德县|
沙洋县|
罗江县|
罗城|
柞水县|
梁平县|
梁山县|
翁牛特旗|
美姑县|
永泰县|
尉氏县|
库伦旗|
上杭县|
微山县|
绥江县|
娄底市|
淳安县|
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