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372 面對如此情形,愛德華也為難。 好在她的朋友們不錯,她們商量了一下,其中一個人走出來對愛德華說道:“現在是吃晚飯的時間了,在羅德西特可沒有麥當勞,實際上這里的飯店也很少,所以特別難吃。如果你不介意的話,可以和我們一起吃晚飯。” 愛德華求之不得! 于是立刻在桌子邊坐了下來,在一群老娘們中間。 他特地選擇坐在米沙耶娃對面。 此刻有人在切面包,于是愛德華舊事重提,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然而沒有人接茬。 正當他覺得有些尷尬之際,這些老娘們卻開始主動詢問起他來。 從出身年月到從事職業以及家族情況,這讓愛德華覺得中老年婦女是不是都有八卦的心?是不是看自己青年才俊的打算給自己介紹個可以結婚的姑娘? 隨即他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對方顯然是在試探他,看看他是不是一個可以信任的人。 于是,他老老實實把自己的祖宗八代都說了出來,尤其是米茲拉西拉比也是從俄國-波蘭一系的猶太人,二戰時的教堂旋轉門也沒少講。 正說著。 第一道菜上來了。 那是一條巨大的魚,目測能有半米長。 不知道品種。 顯然經過某種腌制等預處理。 這也不奇怪。 可讓愛德華震驚的是,這魚是用報紙包著的。 好吧,這個也不算太糟糕。 最可怕的是,他發現這是一張俄文報紙! 也就是說弄得不好,這條魚是和米沙耶娃一家一塊兒從俄國來到了以色列。 于是他裝作漫不經心的樣子問道:“米沙耶娃女士,你和你的家人是什么時候到達以色列的。” “有好幾個月了吧……” “上帝”他心里呻吟了道。 顯然這魚不新鮮,不過,為了平卡索夫,他決定硬著頭皮嘗嘗。 在同樣漫不經心的打聽了最近的診所的位置,以及診所晚上是否有醫生和會打點滴的護士值班后,他幾乎是顫抖著叉起了分給他的那塊魚,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小口。 味道倒是意外的還行。 談不上美味,但顯然也應該沒有發生蛋白質變質,或者至少是不嚴重。 看來不用麻煩醫生。 大概是看到愛德華面不改色的吃下了這對外人而言頗為恐怖的魚,米沙耶娃的態度也緩和不少。 她甚至主動告訴愛德華,“這是用德爾本特方式腌制的,因為那里是內陸地區,要想吃到魚并不方便。” 他聽了這話,努力的擠出一個自以為還算過得去的微笑,以表示自己的開心與喜悅之情。 而坐在她旁邊的大媽-顯然也是蘇聯移民過來的,立刻給他面前的空酒杯里倒滿了伏特加。 這讓愛德華又一次感到難受。 他挺喜歡喝兩杯,對伏特加也不排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