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洪水退去后,幸存的數千災民下了山。 洪災來臨,神鹿出手變化仙鶴,拯救洪水中災民的故事,迅速流傳開來。 整個蜀郡一帶的百姓,都知道城外某座高山上,居住著一頭神通廣大的神鹿。 不過許多人再上山或想要拜謝,或出于其他目的想要見到神鹿,都沒有成功。 陸岐躲了起來,繼續潛修。 他的初步目的已達到,沒必要再見災民和其他人。 數千災民已足以證明他的存在。 只需等著李冰上山求他出手相幫一起對付惡蛟就行了。 故事叫李冰斗蛟,而不是李冰斬蛟,因為李冰不是和惡蛟交手了一次,就將輕松利落的惡蛟斬殺。 而是三番兩次相斗,最后廢了好大一番力氣,他才將惡蛟除去。 等李冰來到蜀郡,見識到惡蛟厲害后,憑他一人沒有十足把握除去惡蛟,必會想尋求幫手。 原本故事中與惡蛟兩三次相斗頗為兇險艱難,李冰卻始終未求助他人,是因為他沒得選擇,沒人可以讓他求助。 但他來了便不同了。 假若李冰想尋求幫助時,聽到不久前洪災發生時,有神鹿下山施展法術救助數千災民,可以料想他必會上山來來尋找他,請他出手一起對付惡蛟,為百姓除害! 陸岐耗費法力兩三天幾乎不眠不休的持續救人,之后又照顧了災民近半個月,僅僅是為了通過災民之口讓李冰知曉他,引其來尋找。 聽起來似乎有些麻煩,好像有更簡單的做法,比如只需等李冰來到蜀郡,見過惡蛟后,他直接找上門去,說幫他對付惡蛟。 憑他的瑞獸血脈,李冰應當不會懷疑,會高高興興的接納。 但,人對自己輕易得來的東西往往不會重視。 主動找上門去說要出手相幫,與被找上門來被李冰請求出手。 雖然最后所做之事都一樣,是和李冰一起對付惡蛟。 但前者和后者,李冰心中對他的重視程度與感激之情,絕不相同。 這關系到他到時在惡蛟死后,開口討要惡蛟尸首時,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所以之前的一切付出,其實都是為了以后。 時間如白駒過隙。 又是一月過去。 蜀郡郡府在這期間,派人開倉放糧救濟災民。 流離失所的百姓,在互相幫助下重建家園。 百姓對親人葬身在洪水中的傷痛還未撫平時。 各村各縣輩分大、德高望重的長者與鄉賢匯聚一堂,開始商量祭祀江神的事。 因為他們與惡蛟商量好每年祭祀的日子又到了。 居住在大江附近百姓與惡蛟約定好,每年一次祭祀,三牲五畜、童男童女,惡蛟要保證不興風作浪,掀起洪災,保佑他們風調雨順。 但他們不久前才遭受一次洪災,不知多少親人和村民在洪水中死去。 大家都對祭祀惡蛟這件事,十分抗拒和憤懣,反對祭祀的聲音此起彼伏。 “明明我們去年已老老實實的祭祀。 那惡神今年卻還掀起洪水,沖毀我們田地與房屋,使許多人死在洪水中。 附近數十個村子都遭了殃。” 我們為什么還要祭祀他!” “對,這種事已不是第一次了! 他親口承諾的事情,卻屢次違背。 我們這些村子每年都按照他要求,舉行盛大祭祀,但他仍隔幾年就毀諾掀起洪水! 說保佑我們風調雨順,他根本沒有做到! 而且他要三牲五畜,也就罷了。 可那惡神還要吃人,每年都是活生生兩條人命! 那都是還未長成的男娃女娃,就那么被他吃了!” 有老人神色悲憤無奈,用拐杖重重敲著地面,道。 “反正祭祀也無用,那干脆就不要再祭祀了!” 有身體仍硬朗的老人,紅著脖子拍桌,怒聲提議道。 “對!” “說得對!” 屋子內各村老人紛紛提附和。 “現在每年祭祀,他只是偶爾掀起洪水。 如果不再祭祀,他每年都掀起洪水,我們該怎么辦?” 有人突然道。 “……” 屋內一眾吵嚷的聲音一下安靜下去。 “神鹿…… 對,神鹿!” 半晌后,有人像忽然想到什么,如抓到救命稻草,打破寂靜欣喜道。 “神鹿救了我們,它救苦救難,普救眾生,一定不會對這件事坐視不管。” “請神鹿出手對付惡神,我們早就想到。 但奈何上山尋找神鹿的村民,找了許久,都沒有見到神鹿。 神鹿還在不在那處山上也不知道。” 有人嘆息。 “以前從未聽說過關于神鹿的事。 神鹿或許是從仙界下凡,救下我們后已回返仙界。 又或者只是路過這里,出手救下我們,之后就走了。” “怎么會這樣!” 那人剛想到解決之法,以為看見希望,得知這個消息,無法接受,長聲哀嘆。 屋子又陷入沉默,眾人更加絕望。 半晌過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