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75章 蓄水-《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來了》

    李婆子是個特別偏心眼兒的老太太,那么些重孫子重孫女冒雪來拜年,她拿丸子、拿炸果子分給他們,就是不提準備做的韭菜盒子。

    當(dāng)然,那會兒只調(diào)好了餡兒。

    烙了五個韭菜盒子,一人吃一個,剩下的餡兒加點切碎的馓子,用來包餃子。

    大李子村風(fēng)俗就是年三十吃肉餃子,年初一吃素餃子,忌葷菜。

    李婆子手藝好,舍得放油鹽醬醋時,哪怕是一盤醋溜白菜也做得十足美味,總算安慰到李星星萬分寂寞之心。

    年初三,雪停了。

    李大柱組織大家運雪蓄水,以備春耕之用。

    梧桐山下有個水庫,去年春夏秋三季大旱,水庫干涸,可冬天連續(xù)兩場大雪下來,很是積了些水,地脈得到滋潤,鳳凰泉又開始汩汩冒水。

    但,大家依舊不敢抱著樂觀的心態(tài)。

    他們看天吃飯,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時候,皆大歡喜,可遇到風(fēng)不調(diào)雨不順的時候,大家就得動腦筋,提前預(yù)防,盡量改善生存環(huán)境。

    李星星對指揮大家鏟雪的李大柱露出崇拜眼神兒。

    如果她沒記錯,老爺子曾看的書里記載:未來八個月內(nèi),整個華夏將持續(xù)南澇北旱的情形,西北地區(qū)則遇霜凍,但到秋收時,南北俱澇,尤其是東部地區(qū),北至東三省,南至閔粵,西至豫皖,臺風(fēng)暴雨接連不絕,受災(zāi)面積不計其數(shù),堪稱顆粒無收。

    大災(zāi)大難,顆粒無收,真不是三言兩語能形容盡的。

    所以,按照老爺子之命捐出去的一百多噸糧食只是杯水車薪而已。

    李星星大家把屋頂、地面鏟下來的雪倒進耕地附近的一個個洞口,而且洞口分布得比較零散,東一個,西一個,并不密集,不禁奇怪道:“娘,為什么把雪倒進洞里而不是水庫里?”

    李秀紅也在勞動人民行列中,她擦了擦額角的汗,“傻孩子,那是地窖呀!”

    “地窖?儲存蘿卜白菜種韭黃的地窖?”

    和李秀紅一塊鏟雪的翠花大笑:“真是個城里人兒,不曉得咱們農(nóng)民的辛苦!地窖,是蓄水的地窖。咱們大李子村屬山地,好些在山根底下,土質(zhì)貧瘠,耕種時格外需要水,但運水澆灌的話,不是很方便,你姥爺年輕時就組織大伙兒挖了地窖用來蓄水,你大舅當(dāng)村長和大隊長以后,又組織咱們挖溝渠,澇時引水下地窖蓄著,旱時引地窖水用來澆灌。幾十年來,靠著冬天和各個雨季蓄的水,咱們大李子村扛過好幾次大旱。”

    去年有大半年沒下雨,尤其是春耕時,那是一滴雨沒見到,玉米、紅薯得以豐收的原因全在于他們用上地窖里蓄的水了。

    沒水,紅薯秧子和玉米種下去也不會長大、發(fā)芽,更別提結(jié)紅薯、玉米了。

    李星星更奇怪了:“第一場雪怎么沒蓄水呀?”

    “誰說沒蓄水?你和你娘當(dāng)時沒在家,咱們可是忙活了兩天!”翠花說完,往手心吐了口唾沫,握緊鐵锨,把積雪一塊塊地鏟到平板車上。

    關(guān)乎下一年的收成,就算是懶漢也被家人拿鞭子趕著干活。

    鐵锨不夠用,木鐵锨照樣派上用場,牛拉車,人推車,一個個忙得熱火朝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林市| 名山县| 白朗县| 浦北县| 汉寿县| 金湖县| 年辖:市辖区| 通城县| 个旧市| 泗阳县| 山西省| 金堂县| 乌鲁木齐县| 弥渡县| 长治市| 天门市| 永吉县| 聂拉木县| 根河市| 徐闻县| 宣武区| 德钦县| 旬阳县| 佛学| 石阡县| 河南省| 甘孜县| 景洪市| 汝阳县| 福安市| 无锡市| 马公市| 封开县| 台东县| 石阡县| 鹤岗市| 香格里拉县| 宝丰县| 侯马市| 都兰县| 白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