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魏徵來投-《諸天殺僧》
第(1/3)頁
萬家生佛。
說的便是余杭郡,相比于其他亂想頻生的地方,余杭郡在凈蓮寺的治理下,家家安居樂業,余糧不少。
就算有平民家中人口眾多,存糧不夠一家人所用,只要向凈蓮寺借糧,利息基本沒有。
在余杭郡,官府已經被架空了;糧稅都收不上來,余杭郡七成平民寧愿將糧稅交給凈蓮寺,也不愿意上交官府。
而凈蓮寺眾僧也笑呵呵的收下了,官府收糧的衙役官員得知后是敢怒不敢言,將此事上報朝廷,但是皇帝楊廣已經離開大興,外加各地叛亂四起,留守朝廷的官員認為余杭之事可緩,隨暫且放置。
武士彟不愧有經商之能,他在余杭購得鹽貨后并沒有在西北缺鹽之地販賣,反而是大膽的聯系上西突厥,以其口舌之利,說服突厥首領用戰馬和毛皮換取鹽貨,再返回中原販賣。
多走了一段行程,讓武士彟的多賺了十幾倍的利潤;而且中原少馬,武士彟能從西突厥哪里帶回戰馬,讓他地位提高了不少,不少人都爭先邀請武士彟,想要長期購買他從西突厥那里帶回來的戰馬。
武士彟誰也不得罪,各家分別賣了點,剩余兩成全留給凈蓮寺;周奇得知后也沒壓價,而是按照市價收購。
凈蓮寺和武士彟合作頗為愉快,收獲了大批錢糧,還有源源不斷的府兵之戶;武士彟以西突厥戰馬打通了沿路關卡,讓府兵之戶偽裝成流民的身份,以此慢慢遷往余杭郡。
周奇自晉升先天之后,心神壯大,識海中的觀想神像日漸靈動;就算他不曾專心致志,體內功法也可自行運轉,是以周奇逐漸著手處理余杭郡的事務。
雖然他想放手,但是寺中僧眾習武念經可以,處理政務全部抓瞎;而且周奇也不打算建立一個宗教之國,是以除了武僧外,其余和尚只有凈德在管理生意錢物。
雖然此時讀書人大多出自世家門閥,但是也有不少寒門士子,他們有錢無門,卻又識字聽話;便被周奇請來,管理余杭郡政務,逐漸代替了官府中六曹。
周奇重平民輕世家,重寒門輕門閥,此舉為所有世家大戶所不恥;但是對周奇絲毫沒有影響,反而在此時傳出去后,讓更多的寒門士子前來余杭投奔周奇,在其他地方他們無出頭之地,在余杭卻不一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