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國內(nèi)的編劇沒啥地位,這是每一個圈里人都知道的事。 大牌演員可以改劇本,強勢資方可以改劇本,導(dǎo)演有不同意見還可以改劇本。 好像只要是個人,就可以改劇本。 想讓自己的劇本不被別人修改,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做資方,自己投資拍攝電影。 如果是自己投資,那么就會杜絕編劇一旦將劇本賣出去,作品就不再屬于編劇,編劇無權(quán)干預(yù)劇組拍攝這種尷尬境地;如果是自己投資,演員可以自己選,劇本只有自己改,再也不會出現(xiàn)《隱秘的角落》這種只有到播出才知道劇本被拍成什么逼樣的情況。 這是唯一能夠改變編劇在劇組不受重視的方法——就是不止做一個編劇。 張昀上輩子知道,這輩子也知道。 但知道歸知道,想真這么干,卻有著超乎想象的困難程度。 暫且不說成立一家影視公司之后,能不能找到好演員好導(dǎo)演這些次要問題,首先要解決的,還是資金。 找投資,那么最終有話語權(quán)的還是人家投資方;不找投資自己單干,錢從哪里來? 攢一個劇組,光是工作人員和群演的錢,一天就要幾萬塊,若再加上知名演員的片酬,只是粗略一算,便得成百上千萬。 張昀如今賣了四個劇本,總共賣了多少錢? 交稅以后,也就三百多萬,這三百多萬張昀還掏出了一大半,給父母買了房子,他手里現(xiàn)在,只有一百來萬。 想要攢個劇組自己拍戲,遙遙無期。 而就算真的攢夠了拍戲的錢,又有幾個人敢把半生所得,投入到一部不知道能不能成的戲里? 上輩子受夠了劇本被改來改去的張昀,曾經(jīng)無數(shù)次動過自己出來單干的念頭,但每次真的到了有機會單干的時候,都猶豫了。 因為他也不敢保證,他寫出來一部自以為很好的劇本,便能夠拍出一部廣受好評的影視劇。 好劇本如果真那么好寫,也不至于每年有那么多爛劇爛電影了。 所以上輩子,張昀一直都只是個編劇。 來到這個平行世界以后,為了賺夠足夠的錢,張昀也冒出過自己單干,把大部分利潤收歸自己手中的想法。 這次的想法很強烈,而且信心十足,毫不猶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