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民俗-《平原農場主》
第(1/3)頁
吃年夜飯,是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
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享受滿桌的佳肴盛饌,也享受那份團圓的氣氛。
年夜飯盡其所有,傾其所好,大凡人家都少不了餃子和魚,因“魚”和“余”諧音,是“吉慶有余”、“年年有余”的象征。
南河人過年習慣吃餃子,不僅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好兆頭,又因為餃子形狀像銀元寶,蘊含“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人家包餃子時,還取幾?;ㄉ?、大棗等包進餃子,若誰吃著了,新年就更有福氣。
明天就是二十三了,二十三,祭灶官,這個是南河多數地方的民俗。
但是從王振記事開始,他們羅家灣卻不是那樣說的。
他們這邊的叫法是,二十三,炕鍋邊。
可能有人問什么是炕鍋邊那?
那就不得不提一下河南的一些地方的特色饅頭——火燒了!
南河多數的地方都是以饅頭為主食,可是過年的前后時候,多數的時候,都要忙,因此人們都會提前蒸饅頭,而且一蒸都是五六籠。
至于蒸那么多,吃不完,會不會壞,這個更不用擔心了。
南河是屬于北方,冬天的天氣極為寒冷,所以即使蒸再多的饅頭,放在那里十天半個月,也是沒有一點事情!
說起火燒,其實跟饅頭的做法差不多,只是多了幾道程序罷了。
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在鄉下過年,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炕上一鍋火燒。
等客人來后,招待客人,自己吃,都是少不了。
炕火燒和饅頭的做法差不多,首先就是要用酵子攪個面頭,然后等面頭發開后,再添面粉和成硬面,放在氣溫稍高的地方,等硬面發酵好,(一般都是晚上放在鍋里,利用余溫來發酵,第二天就好了)。
硬面發酵好后,把面從面盆里弄到桌面上,用手使勁的把硬面和的更瓷實。
隨后,把面分成均勻的兩塊,為什么要分成兩半那?
那是因為農村蒸饅頭,一般都是兩個箅子為一籠,一籠在上,一籠在下。
把面分開,不但可以更好的和面,還可以更快的完成揉面的過程。
把面和到一定程度后,蒸饅頭的話,就把硬面合成長條狀,然后根究需要饅頭的大小,來用刀切面。
蒸長半圓型饅頭,直接切就可以,蒸圓饅頭的話,還需要切后再和成半圓。
而如果蒸火燒的話卻又麻煩點,雖然跟做饅頭不一樣,但卻跟做花卷一樣。
花卷是饅頭的另一種稱呼,其實本質都是一樣!只不過花卷做出來是咸的,比饅頭好吃點,不需要下菜就可以吃。
把面分開后,然后用搟面杖把硬面搟成大概一厘米厚的圓形面片,隨后把早就準備好的蔥花均勻的撒在面片上,當然還要放點鹽,放點香油,喜歡辣的還可以放點麻辣面上去。
把想要放的東西都放進去后,輕輕掀起一邊的面片,把上面的蔥花和調料均勻的抹在每一塊的面片上。
接著,拿著面片的一邊,輕輕的卷起。
卷成長條狀后,把兩邊弄緊,然后就可以切了!
切完后,再稍微一弄,弄成半圓型!
這個時候,就要燒鍋了,用文火把鍋燒熱后,拿起弄好的面塊,輕輕的往鍋邊一粘,等一會后,接觸鍋的那一面,就會變成金黃的焦塊。
這個時候,只需要用鏟子把面快輕輕的翻起,把焦塊朝上就可以了。
于是,火燒的鄒形就做好了。
接下里只需要把做好的火燒放在籠里蒸上45分鐘以上就可以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宁县|
株洲县|
北宁市|
枣强县|
潼南县|
连江县|
错那县|
枣阳市|
新巴尔虎右旗|
河西区|
桂阳县|
读书|
鹰潭市|
织金县|
繁昌县|
秦安县|
邯郸市|
芷江|
嘉荫县|
浦县|
吴忠市|
河北省|
黄浦区|
平谷区|
密山市|
景谷|
苏尼特右旗|
吉首市|
阳朔县|
白沙|
留坝县|
绥德县|
成都市|
清远市|
界首市|
开原市|
宜君县|
团风县|
通道|
衢州市|
丘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