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異變-《平原農場主》
第(1/3)頁
看到河道,王振小心翼翼的走下河道。
河道很低,就顯得岸邊很高。
只有夏季或秋季的時候漲水的時候,水位才能與河岸平齊。
而這個地方的水位平時都是小孩膝蓋深淺,再加上水平面并不寬,自然這個地方就成了人們過河的一個好地方。
下了河道,王振踩著墊著的土胚,一個連跳就來到了河對岸。
“走小道那?還是走麥地那?”
站在路邊,王振沉思到。
小路是指地邊人們為了上地而走出的那種小道,這種小道很常見,基本每家的地頭都相連,但無論小道怎么走,最后都會和地邊的大路相連。
因此王振如果要上大河的,可以順著小路走到大路上,然后從大路走到大河。
這樣的話,就要走很多的彎路,畢竟那些小路都是彎彎曲曲的,沒一條直的。
不過,王振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走麥地。
羅家灣的地理位置是和大河是平行的,所以如果走麥地的話,就相當與走直線,大概只需要走六七百米就可以走到大河。
想了想,王振還是決定走麥地,因為這個時候的麥子并不怕踩,更因為他想要省點事。
想通以后,王振就順著麥地走了起來。
走在麥地里,王振注意著腳下,希望自己盡量的不要踩到麥子。
此時,因為是冬天,麥地里的麥子現在才大概十厘米高,王振走在中間,時不時的就能在麥地的某一處發現一兩棵薺菜和莧母葉。
薺菜是十字花科植物,是一種人們喜愛的可食用野菜,遍布全世界。其營養價值很高,食用方法多種多樣。
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療產后出血、痢疾、水腫、腸炎、胃潰瘍、感冒發熱、目赤腫疼等癥。
在農村,人們多數都是用薺菜來包餃子,記得王振還小的時候,一但等到初春,薺菜生長旺盛的時候,那些大人和小孩就會東一群,西一伙的拿著鏟子和籃子,到處挖薺菜。
至于莧母葉是農村的叫法,在其他地方的叫或者學名,王振就不清楚了。
他只知道莧母葉與蘿卜葉相似,表面有微刺,也是人們很喜歡的一種野菜。
看到野菜,王振雖然很想弄點吃,但是卻并沒有動手,因為他現在的目標,可不是挖野菜。
幾百米的路程轉眼就到,在這期間王振路過了兩條大路,三塊地。
農村的地大多是論塊的,這一塊是多少,那一塊是多少,每一塊地的地頭,都會有相通的路,路邊有些地方還會有一些區分的小溝,那是用來排路上的積水用的。
來到大河,王振只見到一道幾百米的白練從眼前流過。
大河的起源是那里,王振不知道,流向那里,王振也不知道,他只是偶爾聽村里說,河水似乎是流向那個江的。
大河很寬,大概有幾百米,是屬于一個沙河,有深有淺,深的地方,人下去露不了頭,水淺的地方,只到膝蓋。
另外流水很急,也很清,清澈的能見到水下的魚,急的地方能把人沖走。
在河的對面,有很多沙灘,還有草原。
河這邊也有,不過是在南河那里。
那里也有大片的草地和沙灘。
沙灘很常見,草原這些也不是蒙古那些地方的專利。
河那邊的沙灘是處于河的中央,只不過河水不漲的時候,河道是在這邊的,所以另外一邊就行成了沙灘。
南河那邊跟這邊相反,河道是流那邊的,所以在南河這邊也形成了沙灘和草原。
這就是所謂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河水的流向不定,所以常常造成這三十年可能這邊是從河東那邊留,河西形成沙灘,下三十年就可能河西那邊留,河東形成沙灘。
大河的河水也是那樣,一段是從東邊留,流到下一段是從西邊流。
從東邊留的,西邊形成了沙灘,從西邊流的,東邊形成了沙灘。
從王振站的地方往河的對岸去看,明顯能看到一大片的沙灘和草原,沙灘的形成是因為上游的水帶過來的,可是草原的形成,王振就不太清楚了。
從王振有記憶的時候,在河的中心那里就有好長的一片草原,大概有幾十畝左右,因為是在河心,所以就造成了草原的西邊是水,東邊是沙灘。
一到了夏天,羅家灣的那些養有羊,牛的農民就會在農閑的時候,趕著牛羊淌水來到河東的草原上放牧,甚至是其他村莊的人也常常把家中的牛羊趕到河東來。
草原很大,每個村的牛羊并不多,根本不用擔心草會吃光。
那些放牧的人們多數為了方便,都會把牛羊自由的放在那里吃草,然后下水洗澡。
水性好的甚至還可能去摸點魚蝦,帶回家給小孩沾沾腥。
王振家早些年的時候,也養過了幾頭羊,那些時候,一到了暑假的時候,就是王振放羊的時候。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海县|
当阳市|
惠州市|
南靖县|
兰州市|
东阳市|
浑源县|
吐鲁番市|
嘉峪关市|
浦江县|
上栗县|
成都市|
长春市|
浦城县|
大足县|
拉萨市|
高邑县|
新绛县|
定日县|
凌源市|
喀喇沁旗|
鹿泉市|
襄汾县|
宁波市|
武邑县|
横山县|
万山特区|
泸西县|
瑞丽市|
崇左市|
舒城县|
娱乐|
青铜峡市|
东乌珠穆沁旗|
瑞昌市|
沙湾县|
宣恩县|
新绛县|
淅川县|
东乌珠穆沁旗|
三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