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連人民黨內部開始都沒看懂張漢卿的動作,直到國民黨內發生大規模黨員退黨事件才由衷地感到,少帥不但在政治上戰略上玩得出神入化,玩陰謀詭計也是一流的。北洋各系與國民黨先后敗在他的手下,一點都不冤。 對國民黨以個人名義加入人民黨的提議,廖仲愷是贊成的。在他看來,兩黨合作,是孫逸仙的政治遺囑,本身并不違反原則,并且這樣是最好的出路,是保持國民黨賴以生存壯大的必要一步。以目前的勢頭,下一次的國會選舉將會更艱難,作為一個政|黨的國民黨能不能夠生存都在兩可之間。 特別是杜月笙上任上海公安廳長后,他對切斷國民黨的海外資金鏈有一百種方法,接著是南洋的幾位忠貞黨內財神爺神秘地斷絕了和國內的聯系,這一樣,都讓風雨飄零的國民黨雪上加霜。 就這樣,胡漢民和孔祥熙都還在死撐。胡漢民是擔心好不容易得來的黨主|席之位在合并后變成未知數,孔祥熙干脆就堅決拒絕左派的這一行為。當初以反水的方式獲得黨內的地位,說什么也不能就此放手。 國民黨又一次陷入分裂狀況,與前不同的是,當時有孫逸仙、黃興在,其東山再起完全沒有問題,還有鳳凰涅槃似的新生。現在的黨內已經沒人有他們的威望了,他們之間不可避免地有了裂痕。 胡漢民一派指責廖仲愷要葬送國民黨,廖仲愷認為他這是執行孫逸仙的遺囑,孔祥熙強烈支持胡漢民,廖仲愷便質疑他的資歷。 鬧得不可開交之時,一個偏激的國民黨員持槍殺害了廖仲愷,這個人叫蔣介石!沒有人知道在聽到這則消息后張漢卿的心理波動程度,這個世界真的是太邪惡了! 蔣介石下如此狠手是有充分的原因的:陰錯陽差之下,他在孫逸仙廣東敗退后因為沒有追得上其腳步,從而失去了被孫逸仙重用的機會。孫到上海后,蜀中無大將的他立即成為國民黨軍在上海的主要軍方人物,官銜也升至上校----也僅是上校而已。 然后一系列的變故影響了他在中國政壇的嶄露頭角,直到孫逸仙逝世,他也沒能進入國民黨的中樞。第一次國會選舉時,國民黨在大好形勢下突然內訌,那時的他就認為廖仲愷和胡漢民是孫逸仙的叛徒。 這一次,在極端不利的條件下,廖仲凱又要行“分裂”國民黨之事,是可忍孰不可忍!沖動及對革命盲從的蔣介石再也忍不住了,他出手了。 事件發生,輿論大嘩。國民黨員殺害了國民黨的領袖之一,這個仗怎么算?聞訊此事的張漢卿一邊慰問廖仲凱的家人,一邊呼吁嚴懲兇手。 所有黨派的政治家都異口同聲地譴責這件事,在國家已經漸漸走上法制化的時候,絕不容忍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對政治人物進行人身攻擊,因為這是皿煮的倒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