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71章錢袋子-《穿越民國之少帥春秋》

    被蔡鍔交口稱贊及蔣百里的重視,再在朱啟鈐女兒的生日宴上一鳴驚人后,名不見經傳的公子哥兒張漢卿在北京城才真的是名聲鵲起:能文能武能賺錢,膽大包天二愣子。特別是掙到人生第一楹金,讓他高興了幾天。

    不過很快就被新的壓力所稀釋。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若只是為了掙這幾萬塊錢,直接穿越幾天前,把最近一期彩票中了就好了,還用跑這么遠!咱張少爺是有抱負的好不?

    不是自己生活費出了問題,而是籌劃了許久,他心中的很多發展東北的項目只能停留在腦中。講武堂、兵工廠,這些花費的錢先期那個便宜老爸是要自己籌備的,不能光讓自己這個兒子出力吧。張漢卿最在意的,還是能夠讓奉天財政生錢的玩意。沒錢去整軍,用一個詞“窮兵黷武”來形容是再貼切不過了----咦?這個詞好像就是專為它而存在的?

    現在日本對東北的控制與滲透還沒像后來那樣嚴密,沙俄馬上就有一場驚天動地的大變革,如何在此期間順勢而起讓未來的奉系提前出籠以減少中國的亂局?如何讓未來壯大了的奉軍能夠有源源不斷的財力支撐起其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地位并伺機結束未來的三國紛爭局面?張漢卿傷透了腦筋,要知道,三國歷史上魏之所以最終吞并蜀與吳,與其強大的經濟力是分不開的。

    富貴當衣錦還鄉,中國向有這樣的傳統,也不乏富貴后造福鄉里的巨匠。如潮汕幫,如后世上改革開放初期支援家鄉建設的相當一部分華人華僑們。

    奉天要發展,需要一筆可觀的啟動資金,更需要能有一只只生金蛋的“金窩子”。要引進這些能生財的實業進入奉,需打人脈及與東北的感情牌。

    當時中國北方屈指可數的實業巨子身份大多復雜:像著名的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實業家和慈善家熊希齡,同時也是民國第一任民選總理;與江南的張謇并稱為“南張北周”的周學熙,身為華北新式工商業的開拓者,亦是袁世凱政|府的“錢袋子”,本人擔任中|央財政部長。也是,在民國初年,沒有官方背景,即所謂的“官商勾結”,普通人是無法在經濟領域有所建樹的。

    朱啟鈐也指點他去找周學熙,認為以周的影響力,如果成功地說動了他,對其他人便有了榜樣,融資就相對容易多了。

    周學熙是誰?他的父親財馥,跟隨李鴻章辦洋務達三十余年,諸多贊畫,深受倚重。遂由候補縣累遷至兩廣總督,成為淮系集團中頗有建樹和影響的人物,曾被廣泛認為是李鴻章的接班人,而非袁世凱。

    他本人是實業巨子,素有“北周南張”之說。南張,是南通的張騫。

    沒有得力的人推薦,以張漢卿這個一名聲不彰的毛頭小子,冒冒然上門,被打出去不至于,但想做什么事情,憑什么?好在蔡大將軍人脈很廣,在京城這塊地皮上,基本上是請進請出,讓張漢卿順利異常。當然蔡大將軍不是無目的地支持,在他看來,張作霖的實力越強,將來反袁造成的聲勢會越大,成功的機會也會越高。

    在商言商,張漢卿決定先拜會周學熙。

    周學熙曾是袁世凱內閣的財政部長與工藝局總辦,目前任中國實業銀行部經理,名下擁有15個企業,被北方工商業者奉為皋圭。他一生的閃光點便是成為民國初期著名的“水泥大王”。

    1906年周學熙籌建“啟新洋灰公司”,由于產品質量好,所以銷路很暢。啟新水泥很快被全國重大的建筑工程所采用,津浦鐵路上的淮河鐵路橋、黃河大橋,京漢鐵路上的洛河鐵橋,北寧鐵路上的渭水鐵橋,以及青島、煙臺、廈門、威海等地的海壩、碼頭,用的都是啟新生產的馬牌水泥;北京圖書館、輔仁大學、燕京大學、大陸銀行、交通銀行、河北體育館、上海郵政總局等當時的有名建筑,也都是用馬牌水泥建造的。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這些建筑大部分仍然完好無損,與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并肩挺立。

    外國商人、特別是日本商人為了爭奪中國水泥市場,與啟新公司展開了一場殊死的競爭大戰。日本商人仗著日本水泥產量高、質量好,又離中國最近,大量運到中國傾銷。為了擠垮啟新公司,他們孤注一擲,拼命壓低價格。他們的水泥在日本的銷售價是每袋兩白銀,運來中國的運費合到每袋2.5兩白銀,但他們卻以每袋3兩白銀的價格出售,也就是說每賣出一袋就要虧損白銀兩。這是一場不見刀光血影、沒有吶喊沖殺的戰爭。啟新公司也及時采取了應付措施,將原來每桶的售價兩白銀降到兩白銀,袋裝水泥從每包1兩白銀降到0.7兩白銀。

    由于周學熙十分重視生產設備的更新與改良,啟新公司的水泥生產在產量和質量上不斷提高,成本不斷降低,并且多次在國際賽會、博覽會及國內展覽會上獲得獎章和獎狀,所以日本商人那種自殺式的傾銷,最終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啟新公司壟斷中國的水泥市場達14年之久,銷量達到全國水泥總銷量的92%以上。啟新公司的成功,為多災多難的中國民族工業爭了光,也為中國人在國際上贏得了寶貴的榮譽。

    周學熙對于外國競爭者的這種不惜自損三千也要殺敵一萬的民族骨氣,不是一天養成的,當然也不是戰無不勝的,第二年,這位號稱“錢袋子”的傳奇人物,也遇到了錢袋子不敷使用的窘境,遭遇了人生的滑鐵盧。

    還是與外國同業競爭,這回對象是英國人。

    1905年起英商變本加厲掠奪中國礦權,他們不僅采了開平礦區所屬的礦坑,還虎視眈眈地注視著與開平礦區毗鄰的灤州的礦源。周學熙認為如不先開采灤州礦源,該地區礦權勢必旁落,北洋一切資源將被外國人掠奪。于是爭得北洋大臣袁世凱的同意與支持,創建了灤州煤礦。準備通過開發資源,收回權利,即“以灤收開”

    由于直隸各界人士對英國人以卑鄙手段騙取開平煤礦都很憤怒,所以對中國人自辦的灤州煤礦都積極支持,紛紛投資入股,在幾個月的時間,“灤州煤礦有限公司”成立,周學熙擔任總經理。他不等新式采煤機械運到,就先以土法上馬開采,最先建成的是陳家嶺礦井,隨后又在印子溝、桃園、趙各莊、狼尾溝等地開挖了礦井,并在各礦之間建成專用鐵路,安裝電話。他還派人到德國**適合灤州煤礦使用的最新式采煤機械,使煤炭質量大大超過了開平,在市場上大受歡迎,對開平煤礦構成了很大的威脅。

    此外,針對開平煤礦蘊藏將開采完的情況,周學熙決定首先開采開平附近各礦的煤層,使開平的礦井無法向外延伸。面臨著即將無煤可采的困境,英國商人多次對周學熙威逼利誘,周學熙都不予理睬。

    由于灤州煤礦已將開平煤礦緊緊包圍住,而開平煤礦本身的蘊藏也快要開采完了,英國商人通過領事向時任直隸總督陳夔龍施加壓力也被頂住。無法,經過與英國外交部和英國公司長達半年的交涉,雙方終于達成協議:英國把開平煤礦交還中國,中國付給英商178萬英鎊。當時開平煤礦的股票市價已達到170萬英鎊,加上公司擁有的其它產權,實際上已超過178萬英鎊,可見收回開平煤礦不僅維護了國家主權,經濟上對國家也是有利的。

    可是由于當年出賣開平煤礦的張翼從中破壞,掌握國家大權的攝政王聽信了張翼的胡話,不同意由國家支付這178萬英鎊,而灤礦也無力承擔這筆費用,收開一事功敗垂成。

    英國商人在無可奈何之際,施出了最后一招,憑借著經濟上有英國財團的大力支持,挑起一場煤價大戰,把每噸煤價價格降低幾乎一半,而且還根據銷量,附贈禮品,企圖以此壓垮灤州煤礦。周學熙果斷地接受了挑戰,也采取相同的降價措施。兩家公司爭相降價,最后每銷售一噸煤,兩家公司都要倒賠很多。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對周學熙的斗爭卻不給一點財力上的支持。經過了近一年的價格大戰后,雙方處境都很艱難。最后英國商人改變了策略,開始大肆鼓吹“開灤合作”。他們在天津、上海的報紙上大造輿論,還專門花錢在天津辦了張《北方日報》為“開灤合作”搖旗吶喊。同時,他們又從灤州煤礦內部進行分化瓦解,收買灤州煤礦的股東,要他們在董事會上提議放棄斗爭、與開平煤礦合作。而灤州煤礦的一些股東,也因為公司虧損、無利可圖,贊成與開平合作。

    面對著重重困難,周學熙還是咬牙頂住了各方面的壓力,準備與開平煤礦斗爭到底。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了,灤州煤礦的股東們惟恐因為革命失掉自己的既得利益,紛紛主張向開平煤礦投降,企圖靠外國勢力保住自己的利益。周學熙勢孤力單,最后只得痛苦地接受了與開平煤礦合作的談判。當股東們一致推舉他擔任合并后成立的開灤礦務局總局督辦時,周學熙堅決地推辭了。收回開平煤礦是周學熙的心愿,但在正史上他的有生之年卻未能實現。

    這是一個可親可敬的有骨氣的中國人,也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杰出代表。張漢卿想和他合作,既是敬佩他的人品,又是想在將來,用政|府的力量,讓這些被外國人欺侮的愛國人士能夠再次抬起胸膛做一個中國人。如果自己將來能夠主政中國的話,他想,也堅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桃| 巍山| 什邡市| 行唐县| 潮州市| 永安市| 宣武区| 吉安市| 仲巴县| 樟树市| 岳普湖县| 尼勒克县| 呼玛县| 田东县| 吐鲁番市| 衡山县| 沅陵县| 防城港市| 马尔康县| 康定县| 九寨沟县| 巴东县| 信宜市| 潼南县| 大新县| 高密市| 陆丰市| 沂南县| 巫山县| 靖安县| 迁安市| 巫山县| 广灵县| 芒康县| 襄城县| 石台县| 台东市| 弥渡县| 宝丰县| 木里| 五大连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