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還是第一次有人跟他談這么高大上的題目,而且對象還只是一個半大孩子,這讓顧維鈞有些啼笑皆非,但張漢卿的話,卻又非常入理。他剛剛從駐墨西哥公使任上回來,對鄰國美國目前的情況也有大致了解,美國的先進程度和工業化水平讓他咋舌。張漢卿提出的以美為師,還算是有眼光的,只是,他這么年輕,難道有去過美國? 顧維鈞難免提出這個想法。 何止去過!作為后世的唯一超級大國,張漢卿可是看夠了美國的狂妄,但是其強大也是有資本的:世界上門類齊全、絕大多數都是頂尖水平的工業,鐵路里程最多的國家,超過排在后面十個國家軍費總額的軍費,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兩次成功地在世界大戰中獲益,也充分體現了美國人的精明。 就是在那時,美國的gdp和工業總產值已經超越了老牌帝國英國而雄居世界第一,只是人家低調罷了。因為美國的孤立國義傾向,使它在全球范圍內的手并沒有伸出多遠,也秉承“門戶開放”的原則悶聲大發財,在中國的影響力還未抬頭而已。 他看著張漢卿,與他同齡的人現在在做什么呢?正是貪玩的時候吧?就是聰慧如自己,當年也只是在學堂里讀好書而已。哪怕以上的話都是其父親的教授,他復述得有如此條理,也是值得褒揚的。 他靜靜地問:“你認為美國會介入東北的局勢嗎?” 張漢卿搖搖頭:“多事之秋,美國還沒有和日本在遠東一較高下的念頭,但是不代表它允許日本在遠東一家獨大。我們放出風去,可以讓日本人緊張一會兒,也可以適當地減輕它們對我們的外交壓力。 一個二十一條,讓我們舉國恥辱,為什么?一是我們確實國力太弱,第二個原因也是因為歐洲大戰導致列強對日本的制衡變弱,它才敢在這時候為所欲為。 歐戰的結果會造成全球大洗牌,對于我國是喜憂參半。好處是在將來會有較長一段時間的和平,是我們發展的黃金時期,中國的成敗在此一舉;壞外是原本在華平衡的局面被打破,列強虛弱,造成日本一家獨大。如果不未雨綢繆,以我們的現狀,是無法對日本形成約束的,在政治經濟上吃虧就在所難免。 我認為現階段能夠在東北讓日本人有所收斂的只有美國人了,要想讓美國人出面,必須讓它有甜頭----當然資本的本質就是逐利的,我們只是善加利用罷了。當我們和它們之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時,日本再想像現在這樣動輒施壓也要看美國人的臉色。” 遇見顧維鈞,真是一大驚喜。歐洲陷入大戰不能自拔,日本的工業水平本來就差,唯一在他的奉系成長計劃中的“恩主”美國,他沒有任何溝通渠道,現在,機會來了。 當然,現在細談還為時尚早----就是張作霖,也沒有撥動國家大局的能力,他甚至連一個奉天省都不能獨享,旁邊的馮德麟不就虎視眈眈地看著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