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翁婿-《南朝梟雄傳》
第(2/3)頁
“要不,今年土斷先挑隱戶多的,等明年再全面施行?”
韓端一聽便擺手道:“此法不妥。如今我以雷霆之勢剿滅會稽豪強,丈人正當仗此威勢,速斷速決,否則時日一久,反倒容易生出變數。”
“我明白了。”
孔合點了點頭,韓端稍作沉吟,又道:“對于主動交出隱戶田地,配合官府推行土斷均田的人家,可酌情給予一些錢糧補償,日后子弟入學、掄才可給予優先。”
孔合問道:“伯正是要重立官學嗎?”
梁末因侯景之亂,官學系統受到嚴重破壞,陳朝立國之后才開始逐漸恢復,陳國官學的基本形式仍與前朝無異,太學與國子學并立,祭酒、博士、助教由名士擔任。
國子學為貴胄學校,只收門品六品以上的世家門閥子弟,太學則專收六品以下的庶族地主官僚以及及平民子弟。
兩學并立的官學制度,看起來還算公平,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太學之中基本不可能有平民子弟。
因為平民根本供不起子弟讀書,能夠開蒙的都是鳳毛麟角。
除了都中的兩學之外,因朝廷無暇顧及的緣故,州郡地方官學已經徹底廢止,民間教育主要依靠的是私學。
知識壟斷造成人才匱乏,所以,重立官學是韓端早就定下的重要計劃,而且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此刻聽孔合這么一問,他便點頭說道:“我已經命戶曹草擬方案,延請教師、教授,明年開春之后,就要將第一批官學興辦起來。”
“不但要興辦州、郡、縣學,還要興辦鄉學,鄉學以開蒙為主,招收學生不論門第、不分貧富,只看是否擁護新政。”
興辦官學獲利最大的是平民百姓,但那些中小地主同樣能從中受益,受損的只是壟斷知識的世家門閥,只是短時間內還看不出來。
孔合略作思索,便想明白了其中的利害關系,興辦官學,對會稽四姓之一的孔氏其實也是有損害的。
但韓端是他的女婿,而且開誠布公地向他說出此事,他也不可能開口反對。
從韓端的角度來看,興辦官學是必然之事,任何人都無法阻止,哪怕是自己的老丈人,如果在這件事上不配合,他也會毫不猶豫地將其撤換下來。
孔合清楚自家女婿的脾性,這種國家大政,絕不會因人而廢,所以他只是頓了一頓,便表示土斷均田之后,便會在會稽全郡大力推行興辦官學。
“至于所需耗用,丈人也不用擔心,到時我會專撥錢糧,專人監管。”
見老丈人識得大體,韓端又露出了笑容:“延請教師之事,也要煩請丈人費心,近水樓臺先得月,正好為孔氏子弟尋幾位名士為師。”
孔合也頜首道:“補償錢糧,入學、掄才優先,有這些優惠條件,中下之家應該也不會再從中作梗了。”
韓端趁熱打鐵地說道:“丈人不如以身作則?”
“就依伯正所言。”
雖然早就有心理準備,但將這么多良田拿出來,孔合也是感覺有些肉痛,要知道鏡湖邊的良田,以前可是拿錢也買不到的。
韓端理解他這種心情,于是便溫言開導:“沒了田地,只要有錢,何愁買不到糧食?”
孔合嘆道:“伯正說得輕松,沒了自己的田地,若是豐年還好,一旦碰到災年,糧商借機大幅溢價,只一年下來,光吃糧就能將一戶中產之家給吃窮了。”
“再說沒了田地,錢帛又從何而來?不光是我家,整個江東,單單靠著田產吃飯的人家比比皆是,日后沒了收入,又當如何?”
孔合所說,也是時下所有地主們的心態。
雖然這個時代商業已經算是比較發達,但絕大多數的賺錢買賣,都壟斷在世家豪強手里,普通的中小地主,是沒有這個能力參與其中的。
換句話說,就是這些中小地主,即使有錢也沒有地方投資,若不置辦田產,便只能坐吃山空。
這也是人們一旦手里有了點錢,便想方設法置辦田產的原因之一。
不過,這些都是韓端早已考慮過的事情,此刻聽孔合一叫苦,便對他說道:
“丈人所說,都不是什么問題!”
“土斷均田之后,糧食分散到了民間,家家都有余糧,即使碰到災年糧食價格也不會大幅上漲,此乃其一。”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山市|
盘锦市|
启东市|
松阳县|
兴仁县|
科技|
乡宁县|
慈溪市|
清镇市|
宜兰市|
漳浦县|
罗平县|
澜沧|
巴里|
西平县|
诸暨市|
丹江口市|
武宣县|
恩施市|
昌邑市|
太和县|
桐乡市|
诸暨市|
华阴市|
眉山市|
长葛市|
安丘市|
吐鲁番市|
华蓥市|
会东县|
汉寿县|
多伦县|
临澧县|
霍州市|
子长县|
红安县|
克什克腾旗|
股票|
来宾市|
大同县|
方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