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攻不如守-《南朝梟雄傳》
第(3/3)頁
若是徐揚二州未曾陷入敵手,這些士卒即便逃出軍營也會連累家小,但眼下這形勢,就連將領們也是無可奈何,只能干著急。
士卒大量逃離,幢主、軍主難辭其咎,只能竭力隱瞞,有少數幢主因麾下士卒逃得太多,竟然直接棄營而走!
還未開拔,大營之中已經是人心惶惶。
對發生在建康陳軍中的這些事情,身在曲阿的韓端并不知道,此刻,他正忙著安排駐守之事。
韓家軍占了破崗瀆和京口,但卻并未完全截斷運河水路,除了糧食之外仍然可以通行,因此韓端的第一個命令,便是徹底截斷運河。
無論是丹徒水道,還是云陽瀆水,民船一律不許通行。
“并非要將建康困成死城,而是防止敵軍細作進入吳地,但此舉不可長久,否則貨物不能流通,對吳地也是有害無益。”
截斷運河只是第一步,接下來便是往破崗瀆和京口增兵。
這兩處咽喉之地,雖然在拿下之后便從淮南運來水泥重新修建,但韓端仍然覺得有些不放心,又讓卜僧念分別往兩地增兵一萬人。
緊接著,韓端又向淮南張和下達命令,讓其率部趕至秦郡,若陳國起舉國之兵來攻,戰事不利之時,便要他率三萬人渡江直逼建康,圍魏救趙。
當然,這只是預防萬一,以韓端的估計,多半不會到那種地步,但多做幾手準備,總是好過臨時手忙腳亂。
最后,他又下了兩道命令,讓嚴友元坐鎮淮南,孔合坐鎮義興,分別負責南北糧道。
大軍征伐在外,糧草是重中之重,只有讓這兩員信得過的老將親自坐鎮,韓端才能放心得下。
一切準備就緒,只等陳軍來攻。
但卜僧念卻道:“主公,我等于破崗瀆和京口屯數萬大軍,一日就要糜耗數千石糧草,若敵軍久久不至,這般消耗下去,如何承受得起?”
“以麾下之見,與其坐等敵軍前來,不如我軍主動出擊,越過破崗瀆直接攻打建康!”
韓端決定防守,自然也有他的道理:
“我軍剛取吳地,民心不穩,特別是那些世家豪強更是蠢蠢欲動,若我軍攻建康一旦失利,彼等便極有可能在背后插上一刀。”
“更何況我截斷運河水路,陳國糧食物資大為短缺,彼等必然迫切想要搶回吳地,若我所料不差,最多一個月,陳國便會起兵前來攻打。”
“只要扛過陳軍這輪攻擊,再將吳地徹底消化,過上一兩年府兵得用之時,便是我兵發建康之日!”
卜僧念的想法是“守不如攻”,若只是從作戰來看,防守確實處于被動,但韓端卻必須將所有事情都考慮周全,否則一著不慎,就有可能滿盤皆輸。
滅國之戰,無論如何謹慎都不為過。
后世楊堅滅陳雖然只用了兩個月,但準備工作卻是做了幾年,甚至在他剛一篡位登基之時,就已經開始考慮如何滅陳。
要滅陳國,就得先解決突厥人的威脅,楊堅一面派出八路大軍攻打突厥,一面采取離間之計,使突厥分裂為東、西兩部,對隋國暫時不再構成威脅。
緊接著,他就開始全面部署滅陳之戰。
一是在陳國收割之時,派兵渡江進行襲擾,使陳國誤過農時,糧食欠收。
二是暗中派人渡江焚燒陳國的糧庫,不出兩年,陳朝的糧食儲備就大大減少。
此外,他還在長江中上游秘密屯駐精兵,在下游增設戰船,同時使用疑兵之計,使陳軍疏于防范。
最終在開皇九年(589年)的正月初一偷渡大江,只用了兩個月時間,便將陳國一舉覆滅!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土县|
汝南县|
新巴尔虎左旗|
马尔康县|
迁西县|
阿坝县|
颍上县|
金昌市|
泽州县|
元江|
六枝特区|
樟树市|
永平县|
公主岭市|
独山县|
英吉沙县|
潼南县|
芜湖市|
元阳县|
营口市|
湾仔区|
炉霍县|
美姑县|
巴林左旗|
阳春市|
内丘县|
奉节县|
南郑县|
闵行区|
通城县|
南澳县|
西丰县|
兰溪市|
休宁县|
枝江市|
重庆市|
南郑县|
大冶市|
宝坻区|
观塘区|
蓝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