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密謀誅護-《南朝梟雄傳》
第(3/3)頁
而且他的父親也是隨孝武帝進入關中的從龍老臣,后來才改投宇文泰,并一直受到宇文泰的重用。
宇文舉的父親宇文顯和去世時,宇文泰撫棺痛哭,感動左右。
由此可見,宇文舉代表的這一系,在西魏乃至北周的地位,都不遜于宇文孝伯家。
而出身太原“齄王”王氏的王軌,其家族在軍、政上的力量或許比不上宇文家,但他們在民間的影響,卻遠遠超過了兩家之和。
有了他們三家的支持,宇文邕的誅護計劃便再無破綻,四人又密議半個時辰,將所有細節都敲定之后,方才各自回去,分頭行事。
……………………
次日一早,宇文護便和徐陵簽定了和約。
雙方各自用印并互換國書之后,這個簡單到了極致的“會盟”便告結束。
將盟約和國書小心地放入懷中,徐陵終于露出了笑容。
對他來說,能夠用這個小的代價換取周國退軍,給陳國爭取到一個喘息的機會,這是一個十分難得的外交勝利。
宇文護同樣覺得自己占了大便宜。
三月毛喜出使周國時,他開出五千萬錢、三百萬石糧的條件,毛喜都覺得難以接受,議和之事不了了之。
但現在他卻從陳國敲了一千萬石糧,足足是以前的三倍還要多。
雖然這批糧食要四年之后才能完全兌現,但宇文護一點也不擔心陳國賴賬。
失去了巴蜀、荊襄和淮南的陳國,還有什么底氣敢賴賬不還?
“大江左右生民能得休養生息,皆是晉公之功!”徐陵毫不吝嗇地拍了一記馬屁,隨即又道:“貴我兩國現已簽定和約,晉公是否可令大軍撤回?”
“不急。”宇文護見徐陵心急,心里更加得意,他咧著一張大嘴笑道:“徐公,陳主還沒有在盟約上用印呢。”
正常來講,兩國會盟,若國君不至,也要將盟約送回國中用印才能生效,但如今陳國危在旦夕,這一來一回,再加上往沌口下令撤軍,最快也要一兩個月,這讓徐陵心中如何能不著急?
但宇文護所說也是在理,國君沒有用印,誰知道這份盟約他日后會不會認賬?
所以,徐陵只能抹下面皮來低頭求人。
“晉公,仆即日便派快馬將盟約送回國中用印,撤軍之事,還請勿要拖延。”
徐陵作了一揖,懇切地道:“晉公早日撤軍,我國便可早日平定賊寇,也好早日將糧食償還給貴國啊。”
“此事還需稟明皇帝。徐公放心,我會向皇帝言明其中利害,數萬大軍多留一日,也要消耗數千石糧食呢。”
送走了軟磨硬泡的徐陵,志得意滿的宇文護便拿著國書和盟約進了皇宮。
宇文邕在文安殿接見了他,看完盟約之后后,便將其放到一旁,笑道:“晉公勞苦功高,實乃國之庭柱,朕有晉公,便可高枕無憂矣。”
“有了這一千萬石糧食,我便可再對齊國用兵,將斛律老賊遠逐千里!”
沒了外人在,宇文護的語氣也沒了多少恭敬,但宇文邕卻根本就不在意:“對齊用兵之事,晉公自行決斷即可。”
稍頓得一頓,他又換了一個稱呼,親熱地道:“兄長,今日我還有一事相求。”
宇文護撫須道:“何事?”
“太后春秋已高,卻仍好飲酒,我雖然屢次勸說她少飲,但她卻從不聽從,兄長今日入朝,希望你能去再向她勸說。”
說罷,他拿出一本《酒誥》(周公命令康叔在衛國宣布戒酒的告誡之辭),遞給宇文護道:“兄長可以用這個來勸說太后。”
宇文護信以為真,接過《酒誥》便隨宇文邕去了太后所居的含仁殿。
進殿之后,兄弟二人向叱奴太后行禮畢,太后賜宇文護坐,而宇文邕則只有侍立身后。
這并非今日才有之事,宇文邕每次在宮中見宇文護時,都是行兄弟之禮,在含仁殿中,也只有宇文護才有賜坐的殊榮,連皇帝也只有垂手侍立。
說得片刻之后,宇文護便掏出《酒誥》,按方才宇文邕所說,向太后頌讀起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略阳县|
德庆县|
新晃|
定州市|
余干县|
乐清市|
集安市|
奈曼旗|
中阳县|
读书|
当雄县|
花垣县|
竹溪县|
巴林右旗|
巩义市|
南康市|
抚远县|
富平县|
常宁市|
东光县|
临朐县|
达州市|
巴里|
襄垣县|
谢通门县|
光山县|
安仁县|
广河县|
循化|
波密县|
康平县|
芒康县|
六枝特区|
望奎县|
诏安县|
霍邱县|
扎鲁特旗|
象山县|
军事|
平山县|
波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