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高城所報考的專業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這個專業主要有兩條發展路線,一條就是走純技術的科研路線,畢業后主要是在軍隊組成的科研機構進行計算機方面的研究工作。 另外一條路線就是技術轉管理路線,當然這條路線不是否認你的技術,而是在技術純熟的情況下能夠運用你的技術去做管理,也許是管理科研機構,也許是管理一支電子部隊。 今天當選為班長的高城現在正在看著手里的課程表,上面從早上五點開始到晚上十一點熄燈全部被安排的密密麻麻。經歷過大學的高城覺得上一世的大學課程跟這個比可能一個學期的課程加起來還沒有這里一個月多。 關鍵是這里不光是安排了文化課程,還有日常的訓練。據某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吳京學長說在這里你可能得抽功夫學習,由此可見平時的訓練量有多大。 明天的課程高城首先看到的是一些基礎課程,這些好像是任何一所大學必須開設的就是毛概、行政、思修、以及與他們專業有一點關系的計算機技術基礎。他順著往后看剩下的大學英語,大物,高數每天都有,好像不把他們累死不算完,但是看完兩周的課程安排也沒有具體看到他想要的更深入的計算機知識。 等他看到第三周的課程安排的時候才看到專業課的影子: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邏輯、數字分析、計算機原理、微型計算機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網絡、高級語言、匯編語言、數據結構、操作系統。看到這些讓人頭皮發麻的課程高城才算松了一口氣,這才對嘛,如果只是學習那些公共課程他是一點興趣都提不上來的。 第二天一早五點起床號響起,習以為常的幾人迅速穿戴完畢沖出宿舍,高城作為班長還去他們班其他宿舍看了看有沒有出現意外要請假的,每天早上的晨練如果缺席是需要報告的,這里可不是普通學校你不想去就可以在宿舍懶床。 四個宿舍走了一遍發現沒有人出現意外,都已經穿戴完畢,然后他就作為班長帶著隊伍去訓練基地。這里可不是操場,一般的操場可容不下這么多早訓的學生,三號院這里大概有學員兵三千多人,主要是大一到大三的學生,大四的大多下連隊或者在本部做科研,因此這里多是三個年級的學生。 三千多人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也幸虧這個基地地方大,否則別說晨跑了,容下這么多人都是一個問題。 早晨五公里是固定的項目,跑完之后您也別著急說吃飯或者上早讀什么的,這里是哪里,軍校。五公里后就是戰術動作及隊列練習。每個院系都會有領操的學員,這個學員往往是這個學院的標兵或者實力是被公認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