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已經(jīng)是四月底了,童經(jīng)略終于來了渭州,蔡太師顯然是回信了,皇帝趙佶似乎并不喜歡打仗的事情,卻是被眾多大臣勸得也沒有辦法。 朝中一片主戰(zhàn),也是幾十年下來,對西夏一直都是優(yōu)勢,自然許多人是想開戰(zhàn)的,一場大戰(zhàn)的勝利,能給這些人帶來的好處不言而喻。高俅卻也是主戰(zhàn)派之一,一戰(zhàn)若勝,他這個最高軍事長官更是功勛卓著,好處自然更多。 朝中大佬都發(fā)話了,一些之前迎合皇帝主和的大臣自然不敢再多說。皇帝趙佶也是勉強點頭同意了。 等級森嚴(yán)的社會里,與高高在上的人在一起,實在不是鄭智喜歡做的事情,上輩子就算見到再大的長官,也就是一個軍禮。 卻是在這德月樓里,面對童貫這個大太監(jiān),鄭智反倒需要一直注意著禮節(jié)上的事情,不說身體上的禮節(jié),便是說話也是要注意各種尊稱。 “鄭智,若要開戰(zhàn),你敢為先鋒否?”席面熱烈,童貫也是喝了不少,出言指名問鄭智話語。也是鄭智在童貫心目中印象過于深刻。 “卑職非不敢,卻是不為先鋒。”鄭智心中也有打算,這種問話,鄭智只要表個態(tài),也就過去了。若是鄭智想要表達(dá)一些更多的意思,便也就不能直接表態(tài)。 “哦?你卻是敢為先鋒,為何又不為先鋒?”童貫聽言也是好奇,本來也就是想著問這么一句,等鄭智回答一番,再鼓勵夸獎一下,顯得自己對手下的愛護(hù)。卻是沒想到鄭智答了這么句話。 “卑職不做破陣之利刃,只做那百步穿楊的羽箭。刀山火海,也能取敵將之首級。”鄭智回答。顯然鄭智的心思中,并不愿意去做那聽命差遣之人,反倒想當(dāng)一個自己能把控局面的自由人,這樣便能夠發(fā)揮出自己的優(yōu)勢出來。 “好,你要做羽箭,那便讓你做那百步穿楊的羽箭,本經(jīng)略就等你帶著敵將首級而回。滿飲此杯。”說完童貫舉杯遞給鄭智。 鄭智接過酒杯,一飲而盡。心中也是知道,童貫是棵大樹,不論童貫是個什么樣的人,必然對自己未來的發(fā)展有很大幫助,此時當(dāng)然要交好與他。 宴席散去,童貫住進(jìn)了經(jīng)略府中,第二天便要出發(fā)了,一路向北,直奔邊境。 倒是鄭智思前想后一番,打開了家中的地窖,搬出了一個大箱子,又裝了許多好酒,半夜送進(jìn)了經(jīng)略府中。 童貫貪財,這事絕對不假,一個太監(jiān),不貪財,還有什么人生樂趣。何況歷代史書記載得清清楚楚,童貫極為貪財。鄭智自然也要投其所好一番。 卻是鄭智這一下投得正好,童貫剛送了幾大車財物去了東京,此時囊中正是羞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