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徐磊親下廚-《我有一株大樹分身》
第(1/3)頁
從父輩論,兩人可能同輩。從母親那邊的關系講,你可能是他表叔。從另一個家人身上算,也許又是其他說法。
尤其酒桌上,明明是同輩,喊表叔、侄子的情況非常常見。
所以才有“是親論不齊,論齊不是親”的說法,一般都是根據場合喊稱呼。
吳大膀子今年五十多了,徐磊沒頭鐵到讓人家喊表叔的地步,一般見面打夯說話。
車子停好,他扯著嗓子喊了聲:“老吳,還有豬肉沒?”
“誰呀……是磊子。你來了當然有,都在冰柜里放著。買啥肉?飼料豬一斤16(不是今年的價格),土豬肉一斤28。”吳大膀子聞聲走出,熱情遞煙。
徐磊伸手接過,卡在耳朵上。
他不抽煙,接煙習慣也是最近半年被逼出來的。
沒辦法,農村人常講“煙酒不分家”。
兩人見面,遞煙好像是最基本的禮節。
年輕人好點,你不接煙對方不會多想。老一輩人則不同,更注重禮節。也許他們當面不說啥,可能背地里會認為你愛擺架子,看不起人。
“真的假的,現在能買來土豬肉?”徐磊略微帶著懷疑問。
早些年農村養豬的人家不少,一般養兩頭:一頭過年自家殺著吃,另一頭拉到鎮上賣掉。后來鬧豬瘟,青山鎮各村大大小小的豬基本死絕。
從那以后,很少再有農戶零散養殖。
當然,這也有豬肉價格變動太大的原因。有時候辛辛苦苦養一年,豬賣掉還不夠飼料錢。
另外最重要一點,農戶養豬不注重防疫,很容易得病。
所以近幾年,青山鎮這邊除了幾個養殖場外,好像沒聽說有農戶零散養的。
“騙你干啥,看看豬肉再說。土豬肉肥膘厚實,瘦肉顏色比較紅,摁下去有彈性……我也是前兩天剛從山里拉回來的,那邊還有人家養。咱們鎮人不識貨,嫌貴。這都三天了,一頭豬還沒賣完。要不,你來點嘗嘗?真不是那味,你砸我的攤子。”說到最后,老吳特意強調道。
“行,給我弄個六斤。排骨咋賣的,弄三根吧。”徐磊不懂得如何分辨土豬肉,不過相信對方沒有說假話。
農村人開店做的都是門頭生意,如果缺斤短兩或者摻假,名聲一旦傳出去,很快就不會有人登門了。
最明顯例子是街口原本有兩個賣豬肉的攤子,一個是吳大膀子,一個姓張。
原本兩家生意都不錯,后來老張去世,換成兒子小張賣肉,做生意就開始不地道起來。
這人并非缺斤短兩,而是喜歡加秤。
很多時候你明明要一斤,他一刀下去,足足二斤多。
要三斤,他可能直接切四斤半的。
時間長了,大家都知道小張有這毛病,紛紛到其他攤位買肉。
結果,生意做不下去了。
六斤豬肉加三根排骨,算下來快三百塊錢,的確有點小貴。
不過對現在的徐磊而言,真不算啥。
到家,就見徐媽帶著張菲菲和徐燕摘豆角,姐夫陪著徐爸喝茶聊天。
“磊子,大肉買回來了嗎?”看兒子回來,徐媽忙問道。
“買了,在吳大膀子那里買的土豬肉”徐磊忙把塑料袋遞過去。
“現在能買到土豬肉?我看下”徐媽聽了有些不相信,接過豬肉看兩眼,又讓丈夫鑒定。
“看起來挺像的,不知道吃起來怎么樣”徐青山也盯不太真。畢竟不是專門養殖戶,還真不懂這個,只能憑經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廉江市|
沿河|
陇西县|
泰和县|
邹城市|
霍山县|
太仆寺旗|
永吉县|
康马县|
池州市|
冕宁县|
柏乡县|
上饶县|
都匀市|
通辽市|
宜黄县|
东阿县|
宜都市|
沐川县|
攀枝花市|
阿克苏市|
额济纳旗|
内丘县|
阿克苏市|
金溪县|
孟津县|
大冶市|
临澧县|
杭州市|
阿拉善左旗|
汶上县|
淮安市|
呼和浩特市|
深州市|
抚宁县|
古田县|
安西县|
梁平县|
永修县|
德兴市|
兴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