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項山再喝:“徐勇達何在!” “徐勇達來也!” “命你為東軍乾乙鎮總鎮!” “是!” “束音上前接令!” “命你為西軍巽乙鎮總鎮!” “束音得令!” …… …… 一道道任命發下,一位位八品接令,大衍東西兩軍的基本框架在這風云關的廣場之上初建。 基本上每一處人族關隘的組構都是一樣的,分有東南西北四軍,對應的是關隘四個方向,而這四個方向,又再分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個方位,各鎮之名便是以此劃分。 其中東軍囊括乾坎兩位,西軍囊括巽離兩位。 至于青虛關那邊的南北兩軍,則是以艮震和坤兌來劃分。 這些東西對每一位在墨之戰場與墨族廝殺多年的將士來說,都不陌生。 早在楊開剛至碧落關不久,馮英便與他說過這些東西。基本上來說,在墨之戰場上,人族將士是以小隊為最基本的單位。 十人至十五人為一支標準小隊,隊長為七品開天。當然,如晨曦這樣的,算是特別編制的精銳小隊,每一處關隘都有,不過數量都不多,往往會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用做奇兵。 小隊之上便是衛,百人為一衛。 衛之上則是鎮,五百人為一鎮。 鎮之上則為軍,每個關隘也只有四軍。 三萬多人,分東西兩軍,每一軍各有萬五,平均下來的話,每一軍都有三十鎮。 而總鎮這個職位,只有八品開天才能擔任,換言之,東西兩軍擁有的八品開天,便足足六十位左右。 這還僅僅只是東西兩軍。 青虛關那邊,還有南北兩軍,想來情況跟這邊差不多。 如此計算下來,整個大衍軍擁有的八品,將破百位! 六萬人馬,百多位八品,由陰陽關老祖親自領軍,這才是人族奪回大衍的依仗和信心。 當然,正如唐秋所言,此戰兇險,這一戰之后,六萬人馬能活下來多少,誰也不知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