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著眼前的棋局,陳安夏知道自己現在正身處較大的劣勢之中。 不過,仍舊處于棋悟狀態之中的陳安夏,并沒有因此而感到焦慮和心慌。 或者說,在棋悟狀態之下,陳安夏根本就不懂得焦慮和心慌。 因為,在陳安夏的腦海中,有無數的靈感在迸發著。 這些靈感有些隱約朦朧,讓陳安夏只能隱隱察覺,卻無法看清。 而有些靈感猶如剎那流星,雖然擁有流星般璀璨的光芒,但卻于剎那之間消失,讓陳安夏無法觸碰。 還有些靈感則是久久盤旋在陳安夏的腦海中,揮之不去,亦是唾手可得。 只不過,這些靈感雖然唾手可得,但是經由陳安夏的一一推演,卻發現這些由靈感所化的棋招,只能縮小一時的差距。 這就意味著,僅憑這些由靈感所化的棋招,根本就無法改變整體的局勢,更不用說是幫助陳安夏逆轉局勢,獲得勝利。 這也是自開局起,陳安夏第一次進入了長考之中。 雖然可以繼續隨心所欲的落子行棋,但是陳安夏的直感告訴陳安夏,如果棋局的劣勢再擴大下去,那就真的是勝利無望了。 從心而論,陳安夏還是想要贏棋的。 因此,陳安夏進入了長考之中,開始思索破局之法。 在長考之中,在腦海中不斷迸發的靈感之中,陳安夏的眉頭不知何時緊緊的皺起。 陳安夏發現,無論自己怎么努力地思考和推演,以當前的棋理都無法破局,無法幫助自己逆轉局勢。 當然,這并不是說當前棋理太弱,而是陳安夏自身的棋力,限制了當前棋理的上限。 只能說,現在的陳安夏還是太弱了,只能接觸到了當前棋理的冰山一角,根本無法發揮出當前棋理的全部力量。 難道要就此放棄? 不,還有機會,既然當前棋理行不通,那就換一種棋理。 要知道,最早留存于陳安夏腦海中的棋理,不是當前來自上村泰龍的棋理。 而是在私立海王小學圍棋社與一柳真介對弈時,來自某位不知名玩家的棋理。 不知道什么原因,這棋理要比來自上村泰龍的棋理,更加的晦澀難懂。 哪怕是現如今有了一定基礎的陳安夏,在感悟這棋理的時候,也感覺困難重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