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可憐。 無助。 難受。 看著少年鄭新文和他青梅竹馬的毛妹蘿莉兩小無猜的互動,郝賢的眼神漸漸無光。 我是來這里拯救鍋包肉的啊,為什么要喂我吃狗糧? 廚經大哥你到底是覺得我是可造之材選我的,還是覺得我好欺負才選我的? 郝賢有轉身飄走的沖動,但想起自己身負重任,又不好真的離開。萬一一個不注意奸人來害鄭新文了呢? 于是他只能強迫自己像背后靈一樣守在鄭新文身邊,努力屏蔽兩人說的話。 屏蔽不了。 因為他發現自己就算堵上耳朵,也一樣能把所有聲音聽得清清楚楚,畢竟他現在是個魂兒,耳朵只是裝飾。 不過在被迫吃狗糧的過程中,他也至少解開了為什么鄭新文會有毛妹青梅竹馬的謎團。 早在17世紀時,清朝就和羅剎國*在黑龍江有過軍事沖突,俘虜的俄軍被遷入北京,在康熙皇帝授意下,給予他們旗人身份,編到了最嫡系的滿洲鑲黃旗旗下。 【*注:羅剎國為當時對俄國的稱呼,鑒于懂俄語的讀者應該沒那么多,可以參考英語Russia的發音,其音就近似羅剎。】 這批降兵,主要從事對羅剎國的情報偵查和招降工作,所以在當時的俄國被視作“俄奸”。 清廷對于外來的各種文化都十分警惕,但出于拉攏的目的,康熙賜給了羅剎國降兵一座關帝廟作為臨時教堂,改名為“羅剎廟”,只能他們自己用,嚴禁向其他人傳教。 由于中華民族強大的同化能力,這批俄國人的后裔漸漸以中華自居,羅剎廟變得門庭冷落。 然而時光流轉,到了1858年,第二次鴉騙戰爭后,清廷被迫簽訂《天津條約》,允許列強自由傳教。早已在北平城有座教堂的俄國正教比起其他教會相當于搶得先機,立刻全力向華國傳教。 安娜的伯父便是作為傳教團的一員遠赴華國,后來安娜的父親也帶著家人來到北京投奔兄長,在教會的支持下開了一家西醫館。 她家醫館就在鄭府附近,挨打后逃出家的鄭新文某天偶然倒在醫館門前,被安娜父親治好了傷勢,從此兩家便結下了不解之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