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下山采購-《從嶗山道士開始》
第(3/3)頁
見罷了禮,王晏轉身去墻角拿背簍,然而乍看之下,卻是哭笑不得,只見長耳卷縮在背簍之中,抱著根胡蘿卜正津津有味的啃著。
見了他來,咕咕叫了兩聲,繼續啃。
“我是去山下辦事,可不是去玩兒,山高路遠的,你還是留在觀中吧!”
王晏伸手想把它提出來,然而那胖兔子伸腿一彈,直接將王晏的手撥開。
“王師弟,我看就讓它去吧!一路上也能多個伴兒不是。”
張道然望著長耳,一臉笑嘻嘻的模樣。
富家子弟,吃喝玩樂是常態,哪怕上山修了道,這份秉性也依然存留在內心深處。
它能有今天這么胖,張道然是功不可沒。
見有人幫自己說話,長耳更是順勢而為,抽了抽鼻子,望向王晏,仿佛在說我是去定了。
王晏沒法子,只好妥協。
“行吧!師兄都這么說了,我還能有什么意見,不過我可不會一直馱著你,回來的時候你就自己蹦上山吧!”
說著,王晏背起了背簍,隨著兩位師兄沿路下山。
雨過天晴,地上倒還有些濕潤,經過三日的風吹雨打,山道之上鋪滿了枯葉。
嶗山是屬于清江府境內的一座名山,風景獨特,山勢險峻,而且挨著東海。
方圓上百余里,金頂高達四百多丈,四周有諸多奇峰峻嶺等奇特地勢環繞,山谷山丘更是多不勝數,而三清觀位于嶗山金頂,終年隱于云霧之中,倒是有一股與世隔絕的仙家韻味。
如此巍峨雄壯,絲毫不亞于前世的五岳。
尤其是嶗山腳下的嶗山學宮,在整個大盛王朝那都是極負盛名的存在。
這么說吧,大盛王朝近百年來的狀元進士,有三分之一是出自于嶗山學宮,天下多少士子,都以能進入嶗山學宮進修為榮。
當朝的太宗皇帝曾提字一幅,號為“天下第一學宮”,歷代宮主,皆為太子太傅,皇親國戚的一些世子侯爺,不乏有被送入學宮之中修習的,正可謂是天下馳名。
不過嶗山學宮雖然出名,但嶗山頂上的三清道觀卻鮮為人知,現今基本很少有人能夠爬到山頂上去進香,最多只是在山腰周圍的側峰上觀賞一番風景,吟幾首詩,作幾篇賦等等。
而那些慕名而來的人,實際上慕的也都是嶗山學宮的名。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城县|
三门峡市|
定州市|
杨浦区|
舟曲县|
电白县|
天祝|
古丈县|
耒阳市|
定结县|
滁州市|
宣恩县|
黑水县|
崇仁县|
新野县|
安岳县|
木里|
磐安县|
新建县|
青田县|
辉县市|
双牌县|
炎陵县|
辽阳市|
邢台市|
辽阳市|
扎鲁特旗|
蒙城县|
仙居县|
周宁县|
高邮市|
淮北市|
塘沽区|
同德县|
凤冈县|
胶南市|
邯郸县|
封开县|
伊金霍洛旗|
峨眉山市|
汨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