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法國國王路易十三于1610年登基,他之前的國王是其父親亨利四世,乃法蘭西波旁王朝首位國王(1589年—1610年在位),波旁王朝的創(chuàng)建者,贊譽(yù)為“賢明王亨利”(bon roi henri,或翻成“好王亨利”), 并追稱為“亨利大帝”。 亨利四世于1589年登基后,他的表弟孔代親王亨利(1588-1646)在1601年之前一直是王位假定繼承人,直到1601年路易十三出生后才丟失了王位繼承權(quán),但孔代親王亨利保有王室首席親王的稱號,并享有相應(yīng)的收入,優(yōu)先權(quán)和儀式特權(quán),乃是一人之下, 萬人之上的大貴族。 現(xiàn)任孔代親王正是初代孔代親王亨利的兒子,因此他繼承王位是有合法性的,也說得過去,所以在路易十四打敗仗的情況下,法國貴族們沒有反對亨利五世的登基。 看到向他歡呼、鞠躬致敬的臣民們,亨利五世享受著榮耀,緊握權(quán)杖,喜不自勝! 感謝上帝,終于成為了法國國王! 加冕儀式匆匆忙忙地結(jié)束了,亨利五世國王召開國務(wù)會議,宣布了對貴族們的封賞,如盧福瓦伯爵轉(zhuǎn)封阿爾薩斯,李奧納轉(zhuǎn)封洛林等。 然后他召開國宴,款待各方來賓,以答謝臣民們的支持,但國宴沒有持續(xù)久長時間,更沒有舉行盛大的舞會去大肆慶賀,而是緊急召開了貴族高層會議, 最低爵位是伯爵,他們要進(jìn)行二樁大事的研究。 一是《法國大憲章》的簽定;二是與神羅帝國的和平條約。 對于《法國大憲章》的簽定,貴族們呈一邊倒地支持! 新國王要自廢武功,不再堅持以前路易父子倆的王權(quán),而是弱化了王權(quán),貴族們自然是開心無比。 這樣他們又有收稅權(quán)了,又能夠過上花天酒地的生活了,一些貴族甚至開始憧憬著“初夜權(quán)!” 但對于與神羅帝國的和平條約,要把法國吞進(jìn)去的利益吐出來,貴族們呈一邊倒地反對! 阿爾薩斯、洛林! 好不容易血戰(zhàn)得來的土地,豈可輕言放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