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是千載難逢的時機,我巴伐利亞人要堂堂正正地正面擊倒法國人! 沒人說巴伐利亞人傻,個個都伸大拇指表揚他們是好漢。 同樣地,法國人也表現出巨大的勇氣來,令人欽佩。 不斷把部隊投入戰斗中, 雙方死傷的數字直線上升。 “殺啊, 殺??!”法國人紅著眼睛, 端起刺刀一擁而上, 試圖沖擊巴伐利亞人的戰線。 法國人確實不乏勇士,在很多場戰斗中,他們憑借著肉搏戰擊敗了敵人,取得勝利。 “消滅這些偽教徒,為三十年戰爭中犧牲的義士報仇!”巴伐利亞人根本沒有后退,同樣端起了刺刀向前沖,有我無敵! 皇帝(顏常武)入主神羅帝國之后,很注重文宣工作,這次入侵法國,在巴伐利亞人中廣泛宣傳歐洲三十年(1618-1648)戰爭中法國對巴伐利亞所造成的傷害,引發所有巴伐利亞人的同仇敵愾情感,從而讓巴伐利亞人為了報這血海深仇,絕不能后退。 法國人確實對巴伐利亞人造成了巨大的心靈上和財物上的傷害,三十年戰爭,天主教徒與新教徒沖突過程中,神圣羅馬帝國一開始就形成了兩個相互對立的政治軍事聯盟:以普法爾茨侯爵腓特烈五世為首的新教聯盟(1608年)和以巴伐利亞馬克西米利安公爵為首的天主教聯盟(1609年),兩派展開大戰。 而國內天主教教徒占了九成的法國居然站在了新教聯盟這邊,向新教聯盟給錢給物,乃至于赤膊上陣,出兵相助,對天主教聯盟進行背刺,法國人支持的瑞典人1632年4月攻陷巴伐利亞大公國的首府慕尼黑城! 更在1647年,戰爭即將結束前,法國聯手瑞典,占據了巴伐利亞大公國全境! 當然嘍,法國人到巴伐利亞就是惡客上門,他們把巴伐利亞人的財富席卷一空,殺死巴伐利亞的抵抗分子,制造了一個個的血案。 我們要消滅法國這些背信棄義的偽教徒!血債血償! 開戰前,巴伐利亞軍隊對官兵們的宣傳到家:“現在遇到法國人,有機會報仇,那就一定要勝利。這樣,當我們退役時,我們將不會有遺憾,我們能夠自豪地對我們的子子孫孫說,我們勝利了,把法國人打敗了!” 就這樣,面對著窮兇極惡的法國人,巴伐利亞人寸步不讓,死戰不退! 刺刀的拼殺是極為殘酷的,需要大無畏的勇氣,還有嫻熟的刺殺技術。 很幸運地,巴伐利亞人經受了考驗! 巴伐利亞組建的陸軍照搬了南華軍陸軍士兵的三大作戰技能:“射擊、刺殺和投彈”,常練不綴,也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血腥激烈的刺刀拼殺中,他們反殺了法國人。 “叮叮?!贝痰痘プ驳穆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