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戰爭財”并不僅僅是簡單的資本集團通過為國家軍隊生產槍炮彈藥,然后賺取利潤那么簡單,關鍵在于摧毀國家來賺錢。 南華帝國通過把外國打垮,再向外國輸出本國的資本、商品,把西歐變成了帝國商品的消費市場,這樣外國得到了急需的資金和商品,帝國則把外國納入了自己的經濟體系之中。 而重建外國,這是多大的一塊“蛋糕”,相信各位看官都心中有數。 所到之處,南華向著外國傾瀉商品,主要有細鹽、白糖、朗姆酒、香煙/雪茄煙、紅茶、錫箔錫器(南華地處東南亞,錫多)、軍火裝備、玻璃、鐘表、金屬制品等,其中細鹽、白糖、朗姆酒、香煙/雪茄煙是建國之初的出口硬通貨,為南華帝國提供了大量的稅收,之后產業升級,大量出口各種金屬制品,包括鐘表和槍炮都可以算是金屬制品,并且在出口的金屬制品中還包括了不少的金錠銀塊,因為南華帝國的金銀加工工藝先進,純度高,世界各國都喜歡南華的金銀。 在斯里蘭卡和印度阿薩姆地區,中國商人以低價購買了大量的土地去種植紅茶,地主若不給低價那就干掉他們,強買強賣,紅茶主要出口外國,很占了新明不少的生意,不過由于南華人不愛喝紅茶,要從新明進口綠茶,因此新明茶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彌補。 新明的出口商品與南華沖突少,新明出口茶葉、絲綢和瓷器,還有紙張、書籍、土布、茶葉、藥品和各種生活用品,中華收入豐厚,向外國傾銷商品,比如南華的普通白糖質量好,運到印度的價格還低過當地的土糖,可憐印度人哪里競爭得過! 其它商品也是如此,各國多用金銀,還有奢侈品例如珍寶、香料、藥材等來購貨,還有土特產和原材料,比如安南就向新明出口大米和大木,南華也進口木材,其商人中多是廣東人,吃光了安南地里的穿山甲! 除此之外,南華帝國還在國外承包基建工程,包括道路、堤壩、橋梁和房屋,很賺錢。 不同于新明傳統式的亭臺樓閣建筑,南華建的是磚石鋼筋建筑,建筑物更堅固耐用,因此廣受歡迎。 南華帝國商人授權生產水泥,制造高質量鋼筋,出口量大,還有帝國的貸款支持,非常賺錢。 哦哦,外國不肯讓南華商人承包生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