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之前瑞典武官卡爾森說中國人貪小便宜以及假冒偽劣產品,顏常武很重視,就此事專門開了幾次會,一些人反對因小事嚴懲,如果太過嚴苛,豈不成了秦始皇第二---秦始皇統治時期法制嚴苛,導致民憤極大,他掛掉后,秦朝滅亡。 最終顏常武決定要管,完善了法律制度,做到法律細致,不管是多小的犯罪,都會有相應的處罰,但處罰輕一些。 大伙兒清楚了什么叫做“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小的、輕微的過錯去行政處罰,大的問題則是刑事處罰 顏常武要求進一步推進大明的道德、法制建設,提升國民素質與道德觀念,要求帝國國民們不僅僅實力強大,有錢,更重要的是國民素質的提升,在國際外交上受歡迎的程度。 這是兩中華在強大之后的進一步全面提升,我們不可能討所有人喜歡,但我們道德風范要象樣,不要在一些小的方面受人嘲笑與詰問,那不值得。 大明更加重視教育,積極地向國民宣傳道德文化,組織國民學習法律知識,全面提升國民素質。 最基本的工作是消滅文盲,實行六年義務教育制等。 對于官員的所作所為,顏常武提出了“終身責任制”的決定,從制度與法律規定了官員休想出問題拍拍p股走人,在一些地方和多個領域慢慢推廣,比如司法領域的錯案責任追究終身制,建設領域的工程質量責任終身制等。 再有就是集體領導制,以往設立的部門少,地方官員不多,近年來逐漸增多了,最終地方一級的高級官員一政三副成為標配,比如某地有個總督,則有正總督一人與副總督三人,行集體領導制。府縣則是一正二副。 官員的隊伍在增大,而皇帝朱和坪的宮人也在增多。 既然他的妃嬪不合適,那么為他選妃,增加宮人! 皇宮一選妃,聲勢浩大,立即引起全國震動,那陣勢決不遜色于如今各種選秀活動的“海選”,而且要求更加嚴格,一個字——難!這就涉及到明朝的選妃制度了。 明朝,選妃的方式更加傾向于從民間遴選,這是因為大明太祖吸取前朝外戚干政的教訓,為了嚴格控制后族的勢力,也警戒皇帝要時刻牢記節儉勤政,特別規定“凡天子、親王之后、妃、宮嬪,慎選良家女為之,進者弗受”。也就是說,不僅皇帝,就連親王的老婆(不論正房還是偏房),都盡量從民間良家女子中選擇。 意思就是說不要權貴與闊佬之女進宮,而是選中產階級家庭的女兒進宮。 第(1/3)頁